|
||||
|
|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年轻画家聚集在圆明园生活,形成了国内第一个自由艺术家群落。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解散,许多艺术家转移到798、宋庄等地再次聚集,然而,难忘的2009年的朝阳10多个艺术区被拆迁,艺术家再次心情失落,开演一场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大规模迁移的片段,我不是艺术区的画家,然而,我深深地为艺术区画家抱不平,也为中国文化赤字更加的担忧。
去年夏天,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的工作动员会,涉及拆迁的有金盏乡、崔各庄乡等7个乡,涉及土地达30余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内有10多个艺术区。
时间过去了一年,艺术区的拆迁毅然前行。日前有消息透露:包括798在内的近20个北京朝阳区的艺术区被划入拆迁范围。
这是不平静的一年。许多艺术家最后悲哀地发现:谁也阻挡不了拆迁的脚步。有人预言:不久后,这个亚洲最具影响力、最具活力的艺术家群落,也许行将消亡……
由此发端,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区拆迁活动,在抗议声甚至流血冲突中毅然进行。一番抗争后,包括栗宪庭在内几乎所有艺术家悲哀发现:谁也阻挡不了拆迁的脚步。
与手持金牌护体的798相比,蜗居在北京朝阳区的其他艺术区没有这般幸运。从去年夏天开始,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暨土地储备”的口号下,创意正阳、008、东营等将近20个艺术区被列入拆迁计划,上千名艺术家身陷拆迁困境。由此发端,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艺术区拆迁活动,在抗议声甚至流血冲突中毅然进行。
“艺术区的拆迁会直接影响到798,真正去画廊看展览的人将大大减少,798可能将变成观光客到此一游的地方。画廊的生存受到挑战,恐怕无法在此立足了。”这位店主正在准备“迁移”,“可能大家会认为宋庄会是最后一块净土,实际上,很多艺术家是‘被迁徙’进去的。”
他告诉记者,798这些贫瘠的城乡结合部,曾经一文不值。随着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逐渐打开市场,作品动辄以几百万元的高价卖掉一夜成名的传奇,刺激了某些盲目的艺术家。他们把自己的资金和希望都押在工作室里,希望能画出符合大买家口味的作品。很多艺术区都是在2008年底冒出来的。
他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长城、烤鸭、798”的口号曾经使798成为北京显著的“文化名片”。在过去的30年里,它从农田变更为城市绿地,在附近的798成为蜚声中外的艺术区后,土地承包商开始圈地,盖起高大的房屋,坐收租金;而在政府启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之后,他们又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现在很多美术系的毕业生,都在艺术区里寻找出路。画家是自由职业,艺术区被推倒后,也铲掉了学生们的工作环境。比如,杭州有中国美术学院,但由于没有像798、宋庄这样的艺术区,很多中国美院的优秀毕业生都流向了北京,为北京的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为什么那么多画家到北京来租房子?因为这里能提供生存的机会,有艺术机构、画廊,有整体的机制,可以纳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体系,你只要有创作能力,就有可能脱颖而出……”他对艺术和艺术区仿佛有无限的期待和憧憬,对此有说不完的话。
一名喜欢艺术的女青年更是直接表示:“现在这里突然来了这么多游客,让我感觉这里的味道变了。798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独特的艺术氛围,但现在这里给人的感觉却像西单、王府井,成了人们参观游览的景点。”
著名艺术批评家、美术学博士朱其对此分析说,798艺术区以及中央美院的区域效应,使北京东北五环的望京周边近三五年逐渐形成十几个艺术区。然而,“北京的各大艺术区在2009年底遭遇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拆迁运动,这与其数年前一片繁荣的景象恍如隔世。”
在艺术区大拆迁的背景中,不少艺术家开始深思:去哪里居住是次要的,更关键的问题是,艺术家在这个城市的位置在哪里?
记者在798碰到艺术家新的迁移路线并非偶然。已经有迹象显示,在遭遇拆迁之后,很多艺术家选择了更为偏远的宋庄,以此作为栖身之地。1994年开始,一批艺术家在宋庄集聚。1995年秋,圆明园画家村被解散,撤出的艺术家很多流向了宋庄的小堡村。据宋庄艺术促进会统计,截至2009年6月,登记在册的宋庄艺术家已经有3600人。
据了解,与被拆迁的朝阳艺术区相比,宋庄70%~80%工作室的装修是由业主根据艺术家的要求进行的装修,艺术家的投资风险降低了。目前,宋庄的房租是每平方米每天0.4元,这与北京其他艺术区中相比,也是“中等偏低”。
这一切,似乎显示宋庄是未来最靠谱的艺术区。然而,在许多艺术家看来,去宋庄就如同“逼上梁山”。曾经策划798双年展的小袁说,“在798附近做一个活动,和在偏远的宋庄做活动,影响力能一样吗?被拆迁的艺术区已经有了世界交流的能力……但留给艺术家们的选择已经不多。”
小袁还记得,当年在朝阳区金盏乡008国际艺术区开幕典礼上,金盏乡党委副书记当时接受媒体采访称:当地政府会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艺术家来此发展。但是,豪言犹在,艺术区却还是难逃拆迁命运。“艺术区的‘拆迁’之痛,痛在艺术家的心中,也痛在艺术当前的生态破坏,更痛在艺术区未来归宿的渺茫……”
据了解,世界各国艺术家群落的形成,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为了挽留艺术家,针对艺术家的“安居乐业”问题,各国政府都殚精竭虑。比如:巴黎吸引艺术家、稳定艺术家的方法,是由市政府为艺术家提供一批廉租工作室和平价工作室。二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开始转移到美国纽约,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好转的法国意识到了世界艺术中心的重要性,进而推出了这些吸引艺术家的举措。巴黎市政府要求开发商必须提供住宅建筑的3%,作为艺术家的廉租工作室。
正如人民网上的一篇评论指出,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显著增强,但是中国文化、东方神韵在世界的影响力,并没有随着经济影响力的增长而同步提升。换句话说,目前,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并不相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艺术园区、艺术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城市建设才需要‘规划’。在规划中,怎样想办法,想什么样的办法,给文化艺术发展留个恰当的位置,留住艺术家,本身就体现出见识和文化。”
现在看来,2007年发布的《大山子798厂艺术区调研报告》中有一段话仍然具有寓言的意义:艺术家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不喜欢被束缚,他们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参与活动,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他们虽对798的前途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权力,对一些问题只有无奈。
北京艺术家的“失地”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圆明园时期”。那时,海淀区西北角的圆明园地区聚集了大批的“体制外职业艺术家”,因此形成了当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圆明园画家村”,也走出了当代一大批“大腕”级人物。
后来,因为一场“治安冲突”,所有艺术家被作为“三无人员”赶出村,搬到了今天的798和宋庄。尽管这些艺术家中也出了名人,作品中出了“天价”,但是,艺术区看上去仍然没有金融区或者商务区吸引人。
就在这些拆迁艺术区的附近,“大望京”周边的房价已经直奔3万元/平方米。在“金融后台服务区”、“第四使馆区”、“空港商务区”、“中央居住区”等概念的照耀下,这些原本的艺术区脚下的土地也变得寸土寸金。
有人认为,政府规划出专门的艺术区用地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也有艺术家并不同意,“如果周边都是写字楼、星级酒店和高档楼盘,那不是真正的艺术区。”也有艺术家说,“其实,银行界来买画的人是最多的,不过他们只关心能否升值,并不关心艺术。”
记者了解到,与798艺术区、酒场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属于特批的创意产业用地不同,北京还有很多其他艺术区都属于建在农业用地上的“违法建筑”。因此,很多人是签了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租房合同的,现在三年不到房子就要被拆了。
与拆迁相对应的是规划。今年1月,北京提出了将打造“世界城市”的目标,参照坐标是纽约、东京、伦敦等大都会。很多艺术家建议,为配合未来的都市规划,沿798艺术区向东至草场地一带建立公共艺术场馆群,加上已成形的798艺术区、草场地的画廊区,这一带将拥有北京最集中的公共艺术场馆,可组织成极丰富的城市文化生态,成为京城最绚丽的当代文化风景……
这也许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梦想不一定会全部变为现实,但它会长久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综合人民政协报、(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