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尊重基层劳动者比学“工农兵”更实际 | |
发起人:cqq 回复数:1 浏览数:18884 最后更新:2010/11/30 8:57:49 by MUAVK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cqq 发表于 2010/11/30 8:54:06
|
尊重基层劳动者比学“工农兵”更实际 重庆市大学生再学“工农兵”引起了全社会的持续关注和讨论。支持者说,有利于培养社会栋梁,有利于培养民族精英,要理直气壮地引导大学生再学“工农兵”;可也有人怀疑,认为这不过又一场“秀”而已,不一定能走多远。
大学生学习“工农兵”究竟能走多远?笔者认为,关键是看全社会的态度与配合。全社会尊重“工农兵”,大学生学习“工农兵”的路就能越走越宽广;反之,如果仅仅是大学生学,特别是,如果说仅仅是重庆的大学生学,说句不好听话,不管这场活动的设计者初衷有多好,结果恐怕事与愿违。 “工农兵”是个历史政治概念,是工人、农民和士兵的总称。曾几何时,“工农兵”是我们的社会中的最基本的建设者,也是最有话语权的管理者。“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农民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工农兵形象多次被映在人民币上;不管工农兵走到哪里,掌声和鲜花就跟到哪里;连女孩们找对象都以“工农兵”为荣。 然而,也曾几何时,“工农兵”的形象却逐渐模糊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工农兵”形象被严重玷污。工人被毫无商量地下岗,成为没有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你就是一农民”成了最典型的“骂人话”;“傻大兵”成为解放军的代名词。前几天有媒体报道:一个76岁的老农进城卖红薯被城管无情地“掴耳光”;还有拽秤杆能把老农手指拽下来的;可见,不把“工农兵”当人。在大学生中,有女大学生公开发帖愿意当二奶的;也有犯了错误之后依然趾高气扬地宣称“我爸是李刚”的;却鲜有人以乐意和“工农兵”为伍的。一些年轻人因为自己一不留神做了“工农兵”或上一辈人是“工农兵”而感到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家长教育孩子时把“不好好读书就去当工人、做农民”作为口头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豆芽菜”式学生再度显现…… “工农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现在,重庆市重提大学生学习“工农兵”,很好!但是这一活动怎样才能走好、走稳、走远呢?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全社会重树尊重“工农兵”的风尚: 尊重“工农兵”就是尊重诚实劳动者。劳动最光荣。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李大钊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绝大多数的诚实劳动者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本等要素固然可以参与分配,但“按劳分配”无疑应该是最基本的、支配性的原则。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就是要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括体力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一切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一切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尊重“工农兵”就是尊重基层、尊重实践、尊重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普通人是社会的脊梁,也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动力。一个文明、进步、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让普通人扬眉吐气的社会。不能让“穷成为穷的原因,富成为富得理由”;也不能任由社会阶层“固化”,使底层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越走越窄。不管是谁,不管有没有显赫的出身和背景,不管有没有出众的才能和智慧,作为“人”,大家的地位、价值和尊严都是一样的。每一个社会成员,谁也不担心自己的职业不够“体面”,不觉得自己的地位没有“资格”,更不会因为自己的爸爸权力不够大、金钱不够多而感到丢人,大家都能用更积极、更诚实的的奉献赢得更多的尊重,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 尊重“工农兵”,要紧的是有制度保保证。有制度保证,才能让所有人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制度保证,既要保障政治权利,保障经济待遇,保障社会地位,野要保障所有优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序开放和合理流动,保障公平正义。制度保证,政府责无旁贷;同时,媒体也要在舆论上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其实,说到底,尊重“工农兵”,就是尊重普通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就是要建立 “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机制,就是让作为社会主体的最普通、最平凡的劳动者最光荣。 |
MUAVK 发表于 2010/11/30 8:57:49
|
重庆应该真正做点创新,推进民主建设的事,不要走历史上政治和教育挂钩的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