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湘军”彰显独特魅力 引起广泛关注 | |
发起人:cqq 回复数:0 浏览数:12195 最后更新:2009/12/13 18:28:42 by cqq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cqq 发表于 2009/12/13 18:28:43
|
“文化湘军”彰显独特魅力 引起广泛关注 说到湖南,很多人都会想起湖南卫视的口号“快乐中国”,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的生机勃勃令人印象深刻。在享受着文化产业带来的快乐之时,湖南人也在思考如何既守护住自己的特色,又张扬自己的个性、拓展自己的一切可能。产生在中部内陆省份的“湖南文化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肯定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他指出,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进入全国五强。风雨兼程的30年,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独辟蹊径,彰显出与时代同行的独特魅力。
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拓展 改革开放前的湖南同全国一样,文化单位主要以事业为主、以国营为主;文化投入以政府为主,主要是提供无偿的公共文化服务。上世纪80年代末,湖南开始引入文化经济概念,文化经营活动开始萌芽。90年代后期,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湖南省委提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思路,文化产业开始从事业中破壳而出,产业雏形逐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湖南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2003年到2007年,湖南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在中部地区连续5年保持第一,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高于全省GDP10%至11%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值达870亿元,增加值达4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湖南的广电、出版、动漫、文化休闲娱乐业在全国形成响亮的湘军品牌,2006年到2008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共发布133个文化品牌,其中“湘字号”文化品牌29个,占到21%。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湖南重要的支柱产业。 传播业:从平面到立体的升级 湖南卫视的节目,很多中国人都能够如数家珍,《快乐大本营》、《背后的故事》、《越策越开心》、《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在全国都是引领风潮的。2005年的《超级女声》,直接经济效益达到7.6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20亿元。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湖南的媒体和其他省市媒体一样,传播功能单一、覆盖区域狭小,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多样的文化需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湖南广电提出“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战略,先后成立了广播影视、有线电视网络等产业集团。湖南经济电视台的诞生,给业界带来全面和全新的竞争。湖南卫视在收视率和收入上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在全国交通频道中名列前三名。《湖南日报》实现跨媒介跨领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党委机关报为主体,都市类、经济类、科技类、文化类报刊等齐头并进的格局。《体坛周报》发行和广告均占据全国体育类报纸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体育类报纸翘楚。网络、数字媒体迅速扩张,形成了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金鹰网、星辰在线等一批网络媒体品牌,湖南手机报、华声手机报、手机动漫周刊等新媒体成功面市,迅速占领新兴传媒消费市场。 出版业:从地方到世界的跨越 1979年,当时的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召开长沙会议,确定了地方出版业“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重大发展决策,地方出版业开始转型,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湖南开始从地方出版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出版大省,赢得了“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的美誉。目前,湖南出版在中国地方出版能力评估中排名前五,湖南出版集团为全国文化企业50强,并在出版发行行业中排名第三。湘版图书精品层出不穷,先后出版了《大中华文库》、《魏源全集》、《齐白石全集》、《吴冠中全集》、《湖湘文库》等一批具有重大文化积累价值的优秀图书,《世界是平的》销量突破100万册。科普图书、音乐图书、古典名著三大品牌在全国细分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出版产业由传统介质走向多元化,湖南出版集团创办了《潇湘晨报》,与红网实行了战略整合,实现了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向纸、磁、光、电、网多媒体发展,形成了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门类齐全的出版产业体系。2007年,21个项目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第59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艺术中国”“魅力湖南”六大书系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出版集团已在欧洲、美国设立了海外工作站,与美、俄、英、法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出版机构建立了贸易关系。 动漫业:从敢为人先到全国驰名 湖南在中国民族原创动漫业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动漫发展史可上溯到1996年组建湖南第一家专业制作动漫的湖南东方卡通公司,在那间几百平方米的作坊里,制作了中国最早的动漫教学片,也诞生了后来驰名中国的动漫形象——蓝猫。湖南动漫苦心经营10余年,终于赢得了今天的局面:拥有全国第一个原创驰名动漫品牌、第一大动漫生产企业、第一大原创动漫生产基地、第一大手机动漫企业,中国原创动漫生产数量三分天下湖南有其一;形成了研发、制作、发行、教育培训、播出、衍生产品开发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有较大规模的动漫企业8家、动画工作室60多家、培训机构9家、传媒机构1家,有原创人员3600多人;蓝猫、虹猫、山猫和金鹰卡通卫视频道等著名品牌。《蓝猫淘气3000问》在推出之初,同时在全国1000家电视台播出;《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国内热播后成功打入美、日、韩等国市场;金鹰卡通卫视收视率排名全国3家卡通卫视之首。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创造动漫盈利新模式。 演艺娱乐业:从殿堂走近平常百姓 2008年,《瞭望东方周刊》评选长沙为全国“最具娱乐幸福感城市”,最重要的理由是长沙拥有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演艺娱乐产业。近10年来,湖南演艺业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从深闺大院走向田野社区,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又活跃了演出市场。湖南歌厅、酒吧文化,将高雅艺术与市井文化有机结合,把活跃在音乐殿堂的歌剧舞剧融入到了平常百姓的生活中间,受到群众热情欢迎。长沙目前拥有规模大、功能齐全的大歌厅10多家,平均每晚接待观众达4500人次,总营业额约35万元,年接待观众达170万人次,总营业额逾亿元。长沙市解放西路成为火爆全城的“酒吧一条街”,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晚上12点经常出现堵车现象。 湖南文化产业30年发展的实践培育了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一套成功的运作机制,培育锻炼了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军人物,也形成了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经验。湖南人血性中的敢闯敢干,使得他们不断求新求变,始终保持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灿若群星的湘字号文化品牌,使湖南在文化竞争的大潮中占尽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