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引起各方热炒 | |
发起人:pettev 回复数:0 浏览数:12501 最后更新:2012/10/14 16:13:35 by pettev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pettev 发表于 2012/10/14 16:13:36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引起各方热炒 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的不仅是巨大的荣誉,还将获得750万人民币的奖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
多家媒体记者从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了解到,目前该社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那么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究竟是根据莫言的什么艺术特色和高度,授予他这个世界文学最高奖的呢?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简练的评价。即便是莫言自己,也认为,这个提法基本上表述出了他的创作特质,但“如果说要把我的作品概括出来,这短短的两句话显然是不够的”。 现实批评 《收获》编辑部主任叶开说,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其中一个就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貌,其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 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即属于“残酷现实”藤蔓上的发轫作品。小说发表于1985年,与短篇小说《枯河》算得上是姐妹篇,深刻地体现了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时亲身感受到的痛苦经验,但语言和写法都不同,属于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他的此前十几篇短篇作品,如《乡村音乐》《售棉大道》等都可以看做是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 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发表于1987年,也属于“残酷现实”系列中的作品。1988年莫言发表另一部极富探索性的长篇小说《十三步》,后来也曾改名为《笼中叙事》,是运用荒诞艺术手法描写知识分子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力作。此后的中篇小说《欢乐》在“残酷现实”中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顶峰,并发展出了莫言特色的“残酷叙事”。 浪漫世界 叶开说,莫言小说的另一个时空是浪漫世界,关键词是“生命力”和“人性”。这两条藤蔓分别蔓延,各自结出了丰硕果实。 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这部小说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现在已成为了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姜文、巩俐主演,并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莫言家乡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抗日故事激活了莫言身体深处一直被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他如一口枯竭的水井,突然被打通了土地深处的泉眼,酣畅淋漓的语言和故事喷涌而出,彻底颠覆了此前“官述历史”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莫言小说中的两条藤蔓,以莫言自己的说法,在他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缠绕在一起,胜利会师。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但其中的精髓还没有被文学评论界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轮回”结构,是写长篇小说时作家梦寐以求的结构。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把作家从叙事结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他因此能够从容而天马行空地对轮回成驴、牛、猪的主人公分别叙述。语言极有弹性,叙事生动,想象力丰富。 惊人想象 评论家张志忠发表文章说,莫言创作的特色之一,是以一种独具的生命感觉和神奇想象,将心灵的触角投向生生不息的大自然,获得超常的神奇感觉能力,以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幻觉的体察入微和奇特显现,更新了我们对似乎已经熟视无睹的世界的体验,创造出全新的意象、画面和审美情境。这也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解释。 莫言的独特性在于,他的艺术感觉是以生命意识、生命本体为内核的,生命的充分开放性和巨大的容受性,表现为感觉的充分开放性和感觉的巨大容受性。开放的感觉,没有经过理性的剪裁、删削和规范,而是以其每一束神经末梢、每一个张大的毛孔面向外界的,这样的感觉活动,带着它的原始和粗糙,带着它的鲜味与腐味,泥沙俱下、不辨泾渭,具有朴素、自然、纷至沓来和极大的随意性。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在感觉中统一起来…… 这也是莫言的农民本位的重要方面——他不但在情感和思想上代表了农民,他感觉世界的方式也是地道的农民式。 莫言的创作,一直是在不倦的艺术性的探索中进行的,而且卓有成效。如果说,在《红高粱》时期莫言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远到司马迁,近接蒲松龄。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乡土情结 评论家谢有顺说,一个有才华和智慧的作家,他总是能吸纳各种艺术资源对他的影响。早期他的确深受拉美文学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些手法,他也应用得很娴熟。但他对这些外来的影响,一直保持着警觉,他的内心,终究有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他也一直想对自己的中国心做文学的确认,他转向民间,尤其是对一些民间文化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如《檀香刑》中的猫腔艺术的应用,就是很成功的一例。这种对传统的回退,对民间话语的活用,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 莫言写出了中国乡土的重要侧面。他不是一个耽于回忆的作家,他也面对现实,分享社会话题,尤其是乡土在新的变革中所面对的那些两难困境,他有一种担当,也渴望由此来表达自己对乡土的复杂感情。他的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何为故乡,故乡的精神价值,以及人的生命力的韧性与辉煌等问题。他对乡土世界的持续挖掘,使得高密东北乡成了世界文坛的一个重要存在,已经铭刻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 世界角度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评价说,莫言的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坚持民间的个人的立场,体现出一种人性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他的立足点就是他的高密乡,他有非常强烈的乡土色彩,对土地和农民有强烈的情感联系,又能把这种情怀上升到世界的角度。 在艺术与形式上,莫言也毫不落伍,《酒国》和《蛙》充满音乐的复调感,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他的作品易为国际接受也是他获奖的重要原因。原乡、暴力、野性这些莫言作品的常见元素都是国际通用的语汇。马悦然、藤井省三、王德威等学者都非常推崇莫言。他的作品也是所有中国当代作家中被翻译最多的。 莫言长篇小说将在俄出版 俄罗斯圣彼得堡阿姆佛拉出版社目前正为出版《酒国》做准备。出版社主编纳扎罗夫认为,这部作品在形式上很传统,但又有一些神话般的内核。纳扎罗夫很期待读者对这本书的反应。 《酒国》是莫言第一部被完整译成俄语的长篇小说,此前他只有一些短篇小说被译成俄语。由这家出版社出版的莫言另外一部作品《丰乳肥臀》俄文版也将在12月面市。这两部作品都由俄罗斯翻译家叶戈罗夫翻译。 莫言获诺奖引爆传媒股 相关域名迅速遭抢注 莫言“一诺”昨日直接引爆了传媒股的“集体发飙”,而莫言的未来身价不仅有750万诺贝尔奖金“撑腰”,更有天价版税和作品改编费入账。更有意思的是,多个与莫言相关的域名已遭抢注。莫言这个名字,正催生出多个经济热点。 股市:引爆传媒股 昨日,文化传媒板块强势开盘,6只个股开盘涨停,但大多个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仅剩新华传媒一只个股封于涨停。其他个股方面,长江传媒、时代出版、出版传媒分别上涨6.29%、3.89%、2.66%。事实上,由于此前就有“莫言将获诺奖”的预言流传坊间,出版传媒股在长假后的走势一直表现不俗。 对此,华泰证券指出,诺奖事件在短期内将提振出版传媒板块的市场情绪,但对基本面来说并无实质利好。中信证券分析师皮舜预计,整个传媒板块有望从中受益,如果从直接受益与激励带动来看,文化内容生产与出版公司将更加受益。华泰证券研报称,本次莫言获诺奖将显著拉动其作品的出版和销售。 券商分析,市场之所以将新华传媒列为莫言概念股,主要是因为早在去年,公司曾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签约共同打造数字出版产业,而上海文艺出版了莫言18部作品,几乎将莫言现有作品全部囊括在内。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是在完全不考虑外汇波动风险的情况下。然而现实却是,莫言的奖金要在12月10日才能够收到,换言之这笔奖金并非“现货”,因此如何打理这笔资产以最大程度规避损失便成为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对于莫言获诺奖,出版商和业内人士皆予以密切关注。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近日表示,该社将出版莫言作品系列;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史翔副总经理表示,将出版22本老作品和1本新的话剧剧本。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或引发莫言小说下一轮出版时的版权争抢,更有业内人士称“莫言未来的版税将达到中国作家的最高级别”。 相关行业:莫言域名遭抢注 记者注意到,莫言与他作品的相关域名也迅速遭到抢注。 被抢注的域名不但包括guan-moye.com、guanmoye.cn等(注:莫言本名管谟业)直接相关的域名,还包括moyannobel.com、chinamoyan.com等间接相关的域名。以 “莫言”名字直接命名的moyan.com由于与 “魔焰”等谐音近似,早在2003年就已被国外的域名交易机构抢注。 而莫言大多数代表作的域名也都被注册,记者查询发现,作品《丰乳肥臀》拼音域名fengrufeitun.com已被注册,注册时间为2012年1月28日,另一.cn域名fengrufeitun.cn也已被注册。莫言另一作品《檀香刑》域名tanxiangxing.com已在今年2月份被注册。曾被改编为电影的 《红高粱》其三拼域名honggaoliang.com及相关后缀也已被注册。 此外,据高密市文联主席张家骥透露,莫言和红高粱已成为高密的文学地标,目前高密有莫言文学馆和莫言研究会,“当地的旅游单位也在整理莫言旧居,想作为红高粱文化品牌的一个景点挖掘出来。 ” 莫言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瑞典译者不“邀功” 日前,身在山东省高密的莫言在连续举行两次媒体发布会后,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对于由诺奖引发的关注,他也恳切表示:“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了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赶快忘掉这个事情。”但这种热度,显然仍在继续,甚至延伸至他作品的各种文本的译者身上。 瑞典译者陈安娜 “各种译本都有贡献” 昨日,莫言小说的瑞典文译者,来自瑞典的陈安娜在微博表示:“你们的支持真让我感动,也让我不好意思。请注意,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研究一个作家的时候会收集各种译本。他们看的不光是我翻译的莫言的作品,还有德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等。他们看了这些不同版本以后才会开始讨论。所以不能说没有我的翻译,莫言就不会获奖。这样的说法对其他翻译家不公平。” 据悉,陈安娜供职于瑞典的一家图书馆,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因为工作原因,她得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并慢慢喜欢上中国文学,并嫁给了中国翻译家万之。在过去20年里,她把20部中文小说翻译成瑞典文,这其中包括莫言、苏童、余华、韩少功、虹影等人的作品。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是陈安娜翻译的第一本小说:“莫言写作的方式很独特,这个人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驴,一会儿是猪,在我看来又幽默又残酷。这是别人写不出来的,至少我这么觉得。”此后,陈安娜还翻译了《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 美国译者葛浩文 “读莫言,常想到狄更斯” 将莫言十多部作品译成英文,介绍到英语世界的葛浩文是美国知名的翻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专业学者,有“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之称,他的翻译严谨、考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至今,他已翻译了包括萧红、杨绛等20多位名家的40多部作品。 他最近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阅读莫言的作品时,他时常会想到狄更斯,因为他们的作品都是围绕着一个鲜明道义核心的鸿篇巨制,大胆、浓烈、意象化而又强有力。对于中国人关注诺奖的热度,他表示:“我对这个奖本身没有什么看法。但是这么多人对这个奖如此痴迷地关注令我感到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