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代文化巨人:《王国维》赏析 | |
发起人:cqq 回复数:0 浏览数:13572 最后更新:2012/1/27 11:03:04 by cqq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cqq 发表于 2012/1/27 10:56:26
|
一代文化巨人:《王国维》赏析 由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省海宁市政府联合摄制的15集大型文化纪录片《王国维
》2011年10月底开始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如诗的语言,精美的画面,精彩的点评,向观众展示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多舛的人生轨迹、坚韧的笃学精神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尤其展现了他的戏曲艺术造诣和贡献。 王国维1877年出生在浙江海宁盐官镇,这座钱塘江畔的千年古城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无论是雨天的墨盒,风中的香炉,卖花声里的长巷,风雪迷离的石板桥,都会在某个时间凝成一枕幽梦。王国维先生的念旧已近乎偏执;故乡海宁山中的花,江岸上的牛马,垂柳夹岩的清溪,村舍门前的飞燕草等等,无不如此牵人肚肠。如今,城郭如故,明月依旧,王国维的戏剧之魂又落在何方”,这样的文字如一首悠扬隽永的诗和动听的歌,诠释着后学对一代文化巨人的理解。 用情景复活人物性格 总导演楼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除了三张照片,一套文选,两本传记,我们能找到的王国维的资料,少之又少。”而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半年的拍摄制作,辗转海宁、杭州、苏州、天津、宁波、上海、北京和日本等地,采访了20余位专家学者,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立体饱满的文学巨子。“老实如火腿般”的性格是世人对王国维的印象,第二集《少年怀远》告诉观众其实这并不是王国维本来、唯一或最初的形象,年轻时的王国维不仅经常与好友聚会研学、踏青游玩,而且与大多数同龄青年人一样壮怀激烈、纵论四海。 作为总撰稿的曾凡华多次担任电视剧编剧、大型纪录片 撰稿,他研读了所有能找到的王国维的资料和文集之后才谨慎提笔。纪录片以探寻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之谜开篇,将先生50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故事浓缩成200分钟娓娓道来。为了将先生的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现,导演采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复活了“王国维”。观众可以跟随作品一起追寻先生的足迹,漫步钱塘江畔,泛舟江南小镇,信步苏州园林,徘徊上海滩,远赴扶桑避难,北上京城就职……无论是书斋里伏案著书,还是清华园讲学论道,紫禁城南书房行走,昆明湖边踟蹰,导演根据幸存的照片还原的这个体形消瘦、长衫马褂、戴着眼镜、扎有长辫的成年王国维形象,外貌和神韵上都具有大师风范。扮演者盛伟说:“演王国维更注重内心的表白,而不仅仅是外表的相似。” 作品根据史实丰富了人物性格,“复活”了童年和少年的王国维。童年的王国维每天除了在私塾学堂接受古板的传统应试教育之外,晚上还要面临父亲王乃誉的严苛督导温习功课,“每深夜不辍”,经过名师严父八个寒暑的悉心教诲,王国维在16岁时即考取了秀才,走出海宁县城到首府杭州参加乡试。第一次来到杭城的他并不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而是拿出儿时积攒的压岁钱,走进书店平生第一次购买了自己的书籍,一套与“时文绳墨”不搭界的“前四史”,并如饥似渴般地阅读起来。《史记》叙事的宏阔、《汉书》议论之精当、《三国志》人物之鲜活,让他如醉如痴。以至于他后来将此定为他平生读书的开端。或许正是因为对考据、金石的热情和兴致以及对西学的向往,导致其后来科举失利。之后王国维赴上海求职谋生,虽然只是在《时务报》馆里主职抄写、校对等书记员的工作,但是能直接濡染新学之风尚,已经让王国维深感欣慰,并有幸结识了其后学术上的提携者和合作者罗振玉,开启了长达30年的交往。导演用电视镜头告诉观众,虽然3岁丧母,父亲严苛,童年王国维还是有活泼天性的一面,从小浸淫忠勇思想的少年王国维也曾激扬青春,这更加吸引我们去探寻先生日趋阴郁最终走上自沉之路的缘由。 借助资料展示学术成就 总策划林毅认为,红学研究成果是王国维的学术高峰。在《红楼忆梦》一节中,导演借助资料进行有创意的展示,借助越剧电影《红楼梦 》“黛玉葬花”选段,引入王国维对红楼的评述,表现他的学术成就。画面借用86版电视剧《红楼梦》“宝黛初会”、“共读西厢”、“赠帕定情”等场景表现宝黛爱情,主题曲《枉凝眉》作为配乐的主旋律,营造了浓郁氛围。 王国维研究红学,多与昆曲《牡丹亭》进行比较分析。为拓展这一思想脉络,导演采用了三种形式表现杜柳之恋:一是让昆曲演员在花园里演绎,并用朦胧虚化的手法营造梦幻效果;二是借用青春版的《牡丹亭》演出画面,从空荡荡的古戏台切入,慢慢叠加幻化出舞台演出的画面,仿佛一段难以忘怀的观戏记忆;三是用中国画手法勾勒杜丽娘和柳生的形象,并用动画的方式赋予其生命。多管齐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意境悠远,可见导演心思之机巧缜密。 生于动荡变革年代的王国维,不仅遭受时局的困扰,而且遭遇童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的多重家变,生活困顿窘迫。心情低落压抑的王国维却在独学之路上奋勇前行,仿佛沉溺于学术研究是他解脱心理苦闷的一剂良药。《宋元戏曲考 》这部戏曲学巨著,正是王国维寓居日本时完成的。这段日子,王国维靠着罗振玉的资助勉强生活,同时他还开始了甲骨文的研究。1916年正月初二,旅居日本三年的王国维总算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剧烈的颠簸使王国维呕吐不止。稍有好转后,王国维就手不释卷,在船舱里考释出三个甲骨文字。这些都在纪录片中得到体现。 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涉及文学、哲学、美学、曲学等多个领域。《人间词话 》、《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等是其学术高峰。导演采访了多个领域的专家来对王国维各方面的学术经典进行剖析解读。“‘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最核心的词学理论,既是哲学的思辨,也是美学的命题”。“《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用哲学和美学的思想解释这部书。他提出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说《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他把悲剧美学的这种思想,引入到中国古典的研究当中。”“《宋元戏曲考》是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下了一个经典定义。”“合歌舞以演故事者。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犀利精辟,道出了这些著作的地位和作用。无怪乎梁启超先生称王国维“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也盛赞王国维“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诗画般精心制作画面 本片采用了高清拍摄,强调构图、色彩的把握,画面唯美,波光潋滟的昆明湖、汹涌澎湃的钱塘潮、柔美秀丽的西湖、玲珑精致的苏州园林、辉煌雄伟的紫禁城,如画般展现眼前。导演用大量空镜头表现情景交融的词的意境。《人间词话》二集中大量收录了王国维对历代词家、词作的精辟点评。他的一些赞评“寥寥数语”,给创作者以想象发挥的空间。诗意的充溢和境界的扩大,有了再创作的激情。于是,我们看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巍峨耸立的雪山、变幻莫测的云彩、悠然自得的牛羊、艳丽如血的夕阳…… 片头制作精巧,通过1904年苏州《红楼评论》、1908年北京《人间词话》、1913年日本《宋元戏曲考》、1923年北京《观堂集林》、1925年清华《古史新证》等几个时间点几处地点几本著作,以园林、紫禁城、富士山、清华门等画面为背景清晰勾勒出了王国维的人生轨迹。王国维在中国国学史和戏曲史上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怀念。先生自沉后两年,清华国学院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请梁思成设计,募款修造了“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立于清华园内,同为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撰写了碑文。总导演楼建军邀请书法家沈鹏为本片题写片名时,沈先生回信道:“书王国维三字,颇有惶恐。”沈先生为他人题字时都落款“沈鹏题”而此次却以“沈鹏书”落款,一字之差,崇敬之情跃然纸上。 动荡的时局、谋生的艰辛、东渡避难的苍凉、挚友的绝交、失去亲人的伤痛如钱塘潮水般裹挟着王国维悲剧的人生,他留下的学术著作却熠熠生辉,影响深远。可以说,这部文化纪录片是王国维的一曲人生颂歌,也是其学术典籍的一次生动解读。就让画面定格在先生纪念碑前,让我们如荧屏中这位小姑娘一样,诚挚地献上鲜花,向先生孜孜以求、不随世俗的学术精神和精益求精、不甘平庸的学术风范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