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辛亥革命”文物展《国民自由谈》讲述“辛亥” | |
发起人:cqq 回复数:0 浏览数:10183 最后更新:2011/10/10 5:43:09 by cqq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cqq 发表于 2011/10/10 5:39:44
|
|
“辛亥革命”文物展《国民自由谈》讲述“辛亥” 昨天,由上海市政协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在上海”文献文物展、辛亥百年美术作品展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开幕。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出席联展开幕式并剪彩。
辛亥故事听多了,“上海闲话”版本可曾听过?今天上午的市政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联展上,上海历史博物馆拿出了100年前,惟一一本以上海说唱形式记录各地起义,包括上海起义的文献《国民自由谈》——这也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份以上海本地方言记述上海辛亥革命的历史文献资料。 沪语版“上海光复”怎么发现? 《国民自由谈》为1911年底“国民新会”石印的一本书,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印行。之所以断定其为1911年底出版,因为在辛亥革命之前,公开刊印的书籍多以宣统纪年,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以民国纪年,只有1911年11月—12月统一使用黄帝纪年,当年每本定价一角五分钱。 有上海史料研究证实,“在辛亥期间萌发了一些民间说书业艺人以说书为形式宣传社会,鼓吹文明的思想,以求改变旧说书一业。 ” 因为此文念起来押韵、有空白停顿、读来朗朗上口,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顾柏荣推测其为沪语说唱本。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这本《国民自由谈》的上海部分,着重叙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攻占江南制造局、道台衙门等的情况,并形象地描述了革命期间上海各商团及救火会维护社会治安的细节和上海社会各阶层对革命的反应。对此,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胡宝芳评价:“这段文献不仅是研究1911年辛亥革命时上海社会历史及上海方言的珍贵史料,对研究上海曲艺历史而言,也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 沪语版“上海光复”说些啥? “李首领,就此大发雷霆,马上传号令,再行添精兵,于是国民军,勇上以加勇,气上气,准定明日将天明,重排队伍一心要打进,后来受伤七个人,还是弄哩勿成功,所以想计策,弄得秘秘隐,只有二三人,跳进厂后门,一声勿响放起火,等时火光满天明,后门烧,前门打,总办同格旗下人,吓得像得生跳虫,大喊两声勿好者,个个逃条小性命,我哩国民军,就此大得胜,拍手欢呼如雷声,就是局傍众乡邻,也要学维新,拍手勿会响,大家高呼万岁国民军,也表一表欢迎心。 ” 文中提到的“李首领”即当时上海商团实际领导人。此段就是描述同盟会陈其美带领敢死队攻打江南制造局失败后被抓,李平书设法交涉进行营救,制造局总办张勋不同意释放,于是4日,他带领商团进攻制造局。第一次派一组队伍进攻,结果7人受伤,于是想计策,派3人秘密溜进制造局后门,一声不吭地偷偷放火,等到后门火光冲天时,张勋等人吓得像条虫,大喊两声:“不好了。 ”个个只顾着自己逃命,国民军不战而胜的场景。 又如,“当夜防个流氓与匪民,乘机蠢动害百姓,恐有火烛勿太平,所以龙局各开门,预备一切龙头与水门,又派救火会中人,各到各处挨班去巡逻,商量各商团,荷枪立在街中心,市面反比前头要安静。 ” 这段主要讲述上海发动辛亥革命后,各商团及救火会维护社会治安的细节。在武汉等地爆发辛亥革命后,清廷为了防止上海也发生革命,配给商团300条枪,用以防止革命,但没想到商团、救火委员会也参加革命,并且在革命胜利后充当起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救火委员会防止暴民乘机进行抢劫等活动,将灭火用的龙头等搬出来放在街道旁边,以及时进行反击,并轮岗巡逻,秩序反而比平时更好。 100年前“上海闲话”有何不同?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是上海话方面的专家,他说,这本《国民自由谈》详细叙述“辛亥革命”的经过,使用一韵到底的通俗宣讲形式,使用的语言是相当通俗的白话文。 钱乃荣说,当时,白话文和国语运动还未正式推行,但作者已用了通俗的口语来成文宣讲。由于作者使用通俗口语,宣讲对象也是上海百姓,使用了不少的吴语词句 (包括上海话和苏州话都自由进入了《国民自由谈》的书面语)。 如下面加黑框【】,都是用的上海话:“【各到各处挨班】去逡巡”(“各到各处”是“每个地方”的意思)、“实在【看也看勿清】,【杂格仑噔】的龙旗,【统统拿来才】收进。一把火,【送格】青龙上天庭。 ” “【一时人头】挤得 【挨也挨勿进】。 ”“【格个吓出小魂灵】。 ”(“格个”是“这个”的意思)“看他逃得脱格小性命。”“【一榻括子】只有百万零。”“先攻制造局,【第一顶要紧】。 ”“才能【事体办得成】。”“真是一个【头等马屁精】。”“弄得日夜画策【无那能】。”(“无那能”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意思。 )“诸位同胞 【想想看】,【格末叫子】真真是开心。 ”(“格末”是“那么”的意思) 还有一些词,在现在的上海话已经有了变化。如“【事体行来】真文明”一句中“来”现改说“得”,“行来”即“做得”),“【到子】第二日”、“【一到到子】沪军营,【勿晓得格个】旗下人。 ”(“到子”中的“子”,现在的上海话中多数人都说“了”了。 ) “【一声勿响】放起火,【大喊两声勿好者】。”(“勿好者”的“者”现在上海话中都说“了”。)“如【无没】枪弹,必定【无淘成】。 ”(“无淘成”现在上海话中不用了,这里是“没结果”“做不成”的意思。 )“国民军欢迎【哩笃】极起劲。 ”“【落里】晓得张勋首先起个反对心。 ”中的“哩笃”(他)、“落里”(哪里)都是苏州话。 ◎相关链接 市政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联展免费对市民开放,将持续至10月16日。展览由民革市委、市档案局(馆)、东方出版中心、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管会、市美术家协会等承办。市政协副主席吴幼英在开幕式上致辞,副主席周太彤、李良园、钱景林、高小玫出席,秘书长陈海刚主持。美术作品展约400件原创作品,分四部分展出: 1.油画、国画100幅。包括著名画家夏葆元创作的《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组画,著名画家俞晓夫带领团队所创作的十二幅大型油画,著名国画家毛国伦先生创作的国画《宋庆龄》等。 2.戴敦邦先生创作的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画100幅。共绘制了90余位历史人物,大多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英雄和志士仁人。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和气概,再现历史的真实,传达先人的豪气和壮志,从一个角度反映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在艺术上,作者超越了人物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人物与具体事件、环境和背景相联系,展现出人物的历史和鲜活的一面,让读者“读”出许多故事。全套作品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在艺术上有重大的突破。 3.当代书法名家创作的书法作品100幅。这些作品的内容,均选自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的诗文、警句、语录等,反映出辛亥志士仁人的思想、政见和情操。除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外,还有邹容的《革命军》、林觉民的《与妻书》、秋瑾的《对酒》等名篇。书法创作者包括了沪上的名家,如陈佩秋、周慧珺、韩天衡、周志高、林曦明、高式熊、韩敏等27人。 4.当代篆刻家的作品100方。参加者为上海部分西泠印社的名家,包括高式熊、陈振濂、童衍芳、刘一闻、徐云叔等30人。该创作,以闲章的形式,加上边款,刻制辛亥历史人物的语录和警句。语句或铿锵,或隽永,读来令人反思,耐人寻味。全部作品均取寿山、青田、巴林、昌化名石刻制,印文、石料、镌刻三者融为一体,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