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届藏地音乐高峰论坛将在拉萨召开 | |
发起人:ART007 回复数:1 浏览数:12422 最后更新:2011/5/13 14:54:31 by rf6w69 |
发表新帖 | 帖子排序: |
ART007 发表于 2011/4/4 14:54:23
|
首届藏地音乐高峰论坛将在拉萨召开 2012年8月18日,拉萨城正沉醉在一年一度的“雪顿节”中。一场原生态舞蹈《天湖之舞》、一曲藏族歌曲《深情的弦子》18日在拉萨饭店上演,带领人们进入雪域高原的音乐天堂。
当日,中国首届藏地音乐高峰论坛在拉萨召开,数十位藏族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音乐人、文化机构负责人等会聚一堂,讨论藏族音乐的保护、改编、推广等话题。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西藏产生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一个妈妈的女儿》、《天路》等众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感恩国家、追求美好生活、建设幸福家园的心声,为建设和发展西藏提供了动力。”中共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表示。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导师何晓兵分析,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藏地音乐的创作热潮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歌坛上的藏族音乐风处于方兴未艾之势,《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几十年经久不衰;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藏族歌曲的创作数量极其可观,加入流行音乐元素,诞生了数千首歌曲,如《青藏高原》、《回到拉萨》、《珠穆朗玛》等,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人才辈出。 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以来,藏族风格的流行音乐骤增,商业化运作手段捧红了许多歌手和组合,如巴桑、琼雪卓玛、央金兰泽、高原红组合等。作品主题大多表达故乡美丽、歌颂母亲等。藏族传统音乐亦深入发展,创作者对藏族民歌、儿歌、酒歌、藏戏等音乐的搜集、整理、创作趋多。 “但进入新千年以后,一个明显特点是,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所减少”,何晓兵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教授嘉雍群培赞同这一观点,“西藏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老百姓能歌善舞。但随着经济发展,西藏许多音乐创作迎合所谓的‘流行’、‘时尚’,纯粹藏族风格的歌曲有所减少”。他认为,藏地音乐的创作和唱法是多方位的,不应只偏向于流行音乐一方面,藏地音乐的创作应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多种新方法,比如美声、怪诞等方法都可以将藏地音乐演绎出新的灵魂。 嘉雍群培还建议,藏地音乐的创作者应减少浮躁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将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融入藏地音乐,保留民族文化精髓,并在现代化的运作手段下,让西藏的民族音乐真正地走向世界。(完) 崔如琢艺术展吸引百万观众 创国博参观人数之最 2012年08月18日 2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于立霄)历时近2个月的《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落下帷幕,个展吸引近百万观众参观,成为国博举办展览时间跨度最长、参观观众人数最多、社会反响最大的中国画家个展。 18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博副馆长透露,在崔如琢艺术展期间,他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近2年创作的《江山孤夜月千里》、《春风摇江天漠漠》、《秋庭不扫携藤杖》等10幅指画山水作品,不仅丰富了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也是他向“国博百年”纪念活动献上的一份厚礼。 此次个展展出了崔如琢新近创作的书画及指墨精品180多幅,其中有《指墨江天千山醉雪》(2.8×17.5米)、《荷风千秋》(3.65×17.5米)两幅巨幅画作,还有他珍藏的《石涛罗汉百开图》。这次个展全方位展现崔如琢的艺术成就和创作心路历程。 据了解,此次国博举办的《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是历时两年巡展的第18站,此前已相继在上海、杭州、南京、济南、深圳、广州等17个城市举办巡展。 为了与“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相互呼应,最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还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反映崔如琢50多年艺术生涯和艺术追求的高清纪录片《指墨春秋》,这是中央电视台为当代书画大家拍摄的第一部高清纪录片。 该片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最优秀的团队摄制,从撰写脚本、拍摄、后期制作到播出,历时半年。先后拍摄了有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静清苑、荣宝斋、报国寺、北京三十九中等在崔如琢先生艺术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场景。 《指墨春秋》通过倒叙、插叙等手法,结合人物口述、评论及解说,全方位、立体式地将书画家崔如琢的传奇人生与艺术历程,生动而传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著名书画家崔如琢,幼时拜师李苦禅门下,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定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完 |
rf6w69 发表于 2011/5/13 14:49: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