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洋教授柯斯基被一些学者和网民质疑以虚假学术身份招摇撞骗拿课题。其专业技术职称是“副教授”,根本不是他自己声称的“教授”,更不是什么“终身首席教授”。
对此,一些人不理解:在信息时代,一个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是不难查证的,为何洋教授弄一个“假身份”,却可招摇过市呢?
川剧绝活《变脸》
诚然,如果大学和学术机构要招聘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要弄明白对方的学术身份是不难,问题就在于有些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动机,或不是招聘真人才,而是要一个“身份”。为了引进海外所谓的“顶尖人才”,有的学校主动参与造假,对海外人才的身份审核不严,甚至主动帮其抬高“身份”,以此各取所需——海外人才获得不菲的待遇,各种荣誉;学校获得政绩。
新华社的报道中提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之前曾进行过一次回应,称“可能是撰稿人将tenured(终身教职)与endowed chair professor(讲席教授)结合在一起翻译而成的,不太严谨”,由此可见,该校并非不知道其身份,很可能是故意“不严谨”混淆身份。
“学术身份”造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术不端。其具体操作是,虚构海外学术经历和学术头衔,应聘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职位,或者申请国内科研基金,入选科研或人才计划。
这种现象有学者个体和当事机构的因素,但根源却在于目前的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有多少有“身份”的人才,是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国内的科研基金、各类政府人才计划,普遍很在乎申请者的“学术身份”。在这多种因素的“鼓励”下,学者“身份造假”也就屡见不鲜。
要治理这种现象,首先,在各类科研基金申请中,应该取消过于功利的“身份”要求,给每个学者平等的竞争、发展空间。其次,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完全用学术标准评价人才,而非由大学与学术机构的行政主导评价。
我国去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已指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由此可见,国家已意识到学术行政化管理对学术环境的危害,为此,有必要尽快让《纲要》确定的改革与发展思路落地,只有改革学术管理和评价体系,让学术标准回归,才能恢复健康的学术生态,才能真正有效遏制各种层出不穷的“身份造假”。□熊丙奇(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