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为目前国内工笔画的领军人物,何家英认为:“工笔技法能传承到今天,本身就证明它的表现力还远远没有穷尽。”
曹俊杰 邰莉莉
曾几何时,工笔画一度被视为“传统过去时”而被市场边缘化。不过,作为目前国内工笔画的领军人物,曾做过中国美协副主席的何家英却不认为“传统的审美正在过时”。
日前,“何家英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秋日湛蓝的天空下,一位女子抱膝蜷坐在草地上,微风翻起枯黄的叶,随之泛起的,还有女子眼底的忧伤。类似展览中这幅《秋冥》的工笔人物画,有60多幅。此前,何家英《四季美人图》曾在拍卖场拍得363万元人民币,为个人最高价。
CBN:工笔画并不为艺术市场所看好,你怎样看待目前工笔画的发展?
何家英:工笔画创作面临的问题不少,仅就美校学生教育来说,直接面对对象写生越来越难,照相技术那么发达,对着照片画,效果似乎更好;如今的学生更喜欢学风格,缺乏对近代工笔画传统,如黄胄、蒋兆和等人创作经验的继承。我们今天再看周舫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对画中女性的丰腴之美依然能够心领神会,工笔技法能够传承到今天,这本身就证明它的表现力还远远没有穷尽,只要有心人努力,前景依然乐观,我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CBN: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你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黄金(1134.70,9.00,0.80%)时期。在你工笔画创作中,大多数是以女性为题材,你认为你的创作与中国绘画中晋唐仕女图传统有怎样的对话?
何家英:远的不说,就说近代的陈老莲、任伯年吧,他们画仕女图都有各自的风格和趣味,但总的来说都显得纤弱、有概念化倾向。我笔下的女性人物,并不追求表面的妖艳,而是流露含蓄的内在之美。我比较推崇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等晋唐画家,在着力挖掘女性人物心理和表现上,承继了他们的衣钵。中国绘画是需要远观的,它不追求那种“头大身小”的照相式的透视,它要的是一种高古和单纯。
CBN:你创作第一幅工笔画《街道主任》,笔下的女子带有忧伤的情调,是受伤痕文学的影响吗?
何家英: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受伤痕文学的影响,我对有个性的人物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典型的、活生生的人物,创作了《街道主任》。实际上我专攻工笔是从创作《山地》和《十九秋》才开始的。就《十九秋》豆腐块大的草图我画了一百多张,再大一些的有几十张,更大一些的也有十几张。《山地》的稿子也很多。要从现实中将一种具体的感觉得到一种完美的艺术升华再到最后完成一幅理想的工笔画太艰难了。
CBN:在这次展览中,还相应展出一些画作的素描底稿,用意何在?
何家英:作为一场学术性展览,我想把成品背后的过程也展示出来,在一幅工笔画形成之初,我用素描来尽量捕捉直观感受到的一切,面向写生对象这一点决定了我的工笔画绝不是模仿古人,每一幅工笔,多则4个月,最少也要画1个月,这种经历坚定了我的看法,用古代工笔的精致技巧,来呈现现代的复杂思绪是可行的。
CBN:目前中国工笔画创作中有一种倾向,笔触着眼日趋细微,如牛仔裤的纹路都要分毫不差地勾勒,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何家英: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秉承了要求“本质真实”的特点,与更强调“表象真实”的西洋素描不同。过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其实有损整体“韵味”的呈现。现在很多现代工笔画一味追求细致,这在西洋古典油画里是很常见的,但却丧失了中国工笔画的意韵,虽然在技法上可以达到,却丢失了品质。
Profile人物档案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喜爱绘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擅长工笔人物绘画,代表作有《桑露》、《魂系马嵬》、《酸葡萄》、《十九秋》、《秋冥》、《山地》等,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其中《酸葡萄》获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金叉奖。目前着力于写意,绘有《胜利女神》、《圣水湖畔》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