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产业 > 详细内容
中国艺术品市场回暖 名家艺术品再走强
发布时间:2009/10/29  阅读次数:29469  字体大小: 【】 【】【

     今年的春季大拍及各地林林总总的拍卖似乎让风雨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亦称艺术市场)看到了丝丝曙光,于是有些人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回暖了,大喜!这种说法无疑给藏家及艺术品爱好者带来了种种美好的期待。  

但是,我们在年初的《牛年艺术市场敢问路在何方》一文中曾提到:就艺术品市场而言,牛年注定是一个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干的一年,也是很难有大规模收获的一年。那么,羽翼未丰就遭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的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吗?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即将来临的秋季大拍又将会是怎样的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西沐研究员。

玉器市场渐趋升温  当代艺术高空跌落  

记者:尽管置身于滥觞期的中国拍卖业存在诸如“自弹自唱”、“三假”(假拍、拍假和造假)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少权威的拍卖行还是经营有道的。就今年过往的拍卖情况看,您认为较为理想的艺术品项目有哪些?  



西沐:您说的这些弊端是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需求不足,而供给又过度市场化的状况引起的,反映到拍卖市场就是竞争过度,品质不高。大家都在争抢仅有的资源,相互蚕食,以至于乱象丛生,不一而足。为数不多的几家拍卖公司,也在强大的生存及市场压力下,乱中取利。如果说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有一片净土的话,拍卖市场中能够守住底线的大型拍卖公司则是人们的一种期待,特别是一些有国际背景的大型拍卖公司,缘于其实力及国人对其文化与制度的迷信,更是为其守住了很大的一份宝贵的信任空间。而金融危机后的一连串事件,使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把其看作是独立的事件,这时所有的想象与迷信,就会在顷刻间被疑问积满,问题就会反复地在人们的脑海中出现:中国艺术品市场是真实的吗?如果是的话,究竟能走多远?我们值不值得进行这种执著的守望?  

但以总的情况来看,品牌及声誉好一些的拍卖公司,近一年来的情况反映出了一些拍卖项目不断上升的市场潜力。最为突出的:一是中国书画表现强劲,特别是出处及来历明晰的古代及近现代精品力作,表现抢手。而当代书画则价高无市,价低又难见好的拍品,真是骑虎难下;二是瓷器及陶瓷市场板块表现可人;三是玉器市场渐走渐高;四是古家具及杂件市场稳中见涨;五是室内雕塑及摄影作品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不幸的是:当代艺术从高空摔下,风头难再,拖累市场——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诚信危机不抑制  

无法迎来艳阳天  

记者:近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回暖的说法频频出现。作为艺术品市场研究的权威专家,您赞同“中国艺术品市场回暖”这一说法吗?  

西沐: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绝不是一个回暖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大发展的问题,只是在当下,还必须有理性与耐心,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大呼小叫:回暖!回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是一个过程,只不过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深度与广度上加强了这个调整的力度与过程。至于是不是回暖及何时回暖,则需要理性而又谨慎的分析。  

当下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的回暖应有三个标志性的东西:一是诚信治理找到了有效方式与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诚信危机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中国艺术品市场回暖就只能是“小阳春”,而永远都无法迎来艳阳天;二是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发育壮大。一个没有资本市场支撑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因此如果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得不到切实的发育、发展,所谓的回暖就只能是昙花一现;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及其市场机制的发育。现在,我们无法预测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同样很难渴求这样的市场健康和快速发展,除非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共享与经验的支撑。我们只能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在原发性的成长初期,由于发展的基础存在缺失,随机性与偶然性大量存在,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深入挖掘,没有系统的研究,切忌人云亦云。  

记者:拍卖业是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一二级市场倒挂的中国,实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法力”更强。因此,有人认为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否回暖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拍卖行的业绩,即成交数额的多少——这个数字的起伏最直接,也最明了。  

西沐:数字本身是客观的,这毫无疑问。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产生数字的过程与状态又往往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作为拍卖的交易额就更是如此。如果追求成交额,那办法很多,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聚集实力藏家与征集到经典性的拍品,或者是将存货拿出,因为往往是一件拍品的价格或一个藏家的出现就可以改变成交额的格局。但是,用这种方法支撑起来的交易额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因为当下的拍卖行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并认真进行拍品的征集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理性地判断这些数据是真正的市场内在需求,还是由于这种“认真”的功劳。  

另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急剧膨胀,使市场价值成了人们判断艺术品价值的主要标准,而对艺术的审美性和批判性认识不足。大家习惯于由市场价值和拍卖价格来看作品,从而艺术市场的整个体系都是完全市场化的,这对艺术价值的形成有很多负面的影响。结果只能是一旦遇到经济危机,艺术品市场就要面临大幅缩水的局面——现存的种种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决定市场发展趋势最核心、最本质的是供需关系。艺术品市场是否回暖,关键是看当下的供需关系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拍卖成交额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可占的份额十分有限,再加上拍卖物品的综合性及小幅度的数额变化,故而不宜轻易将其夸大为一种趋势性的变化。  

市场难以左右藏家  

艺术投机商或消失  

记者: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经过这场金融风暴洗礼,理应变得更加成熟。在您看来,今年的艺术品市场较往年有哪些改善?  

西沐:要说改善,一年的跨度可能太小,就像一个人受到惊吓,惊魂未定时,是难以有选择能力的。特别是:中国拍卖业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及市场发展态势的策源地。拍卖业的白手套吸引了太多中国艺术品市场各利益攸关者的关注,尤其是国内外几家大型拍卖企业的运营动向,可以说已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如此高的聚焦度,让我们对拍卖业有了更多的期许。但最近一系列的拍假案,又让人们的这种期许转化成了一种信任的危机。  

但可喜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是多了一些感悟,在认知上形成了一些共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及金融化的推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点与难点;诚信体系的建设必须纳入国家市场体系中运筹,征信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要花大力气建立与建设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从国家战略高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国家艺术政策,而不仅是一种政策上的点缀。  

尽管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不成熟,有很多收藏家追着价格走,但已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收藏家,他们从艺术品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所得,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来坚持自我,而不为市场左右。这场危机,可能会使投机商消失了,真正的收藏家回来了,他们重新审视艺术收藏和展览:艺术市场这种全新的动态过程其实是很严肃、很认真的,也是很理性的。  

国外艺术市场受撞  中国艺术品会增值  

记者:您一直关注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动态,能否分析一下年初至今海外艺术品市场的状况?  

西沐:今年以来,世界艺术品市场涨跌多变。金融风暴让国外艺术市场遭受的撞击更为严重:世界一些知名艺术机构的艺术品成交量缩水高达70%,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在全球一体化及亚洲力量崛起的过程中,各种要素都在迅速地重新整合,特别是中国概念的崛起与印度的影响力在上升,世界艺术品市场的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心东移的速度明显地加快,大中华圈及华人文化圈的收藏实力上升较快,拉动了世界艺术品市场对东方的关注及东移的步伐。  

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是一个小规模化市场,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边缘性市场,市场体系及其运营机制很不健全,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也非常多;二是随着国运的增强,中国概念的强化,中国软硬实力在迅速提升。这时,中国资产的增值在所难免,作为一种文化标志的中国艺术品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并且很可能会首当其冲——这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发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三是中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步伐在进一步加快,这也标志着以北京为中心的文化影响力及市场的整合力会进一步增强,首先整合大中华圈,进而至东南亚及亚洲的文化势力。不同区域及文化上的差异会在竞争中协同,在协同中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作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位置就会确立起来。  

秋拍热点更为分散  名家工艺品再走强  

记者:您觉得广东的艺术品市场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表现如何?请预测一下即将来临的秋季大拍。  

西沐:据统计,在今年春季拍卖成交额中,京津唐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约为65%,而珠三角拍卖公司的金额比例从2008年春拍的2.58%降至目前的0.95%,艺术品拍卖市场“南弱北强”愈演愈烈。特别是相继传来广东保利取消每年上半年在广州举办的夏拍和广州银通拍卖行决定全线退出艺术品拍卖领域的消息,透露出珠三角艺术品拍卖市场严重的“肃杀”之气。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大的经济环境外,最为关键的是专业人才极度匮乏。拍卖行从业人员对艺术运作及历史缺乏了解,艺术品鉴赏能力及专业性操作能力等严重不足,无法使客户产生信任感,在征集拍品、策划活动及与买家藏家互动中往往被动。  

作为市场主体的艺术企业,特别是画廊可谓是举步维艰,关闭现象随年底来临会不断发生。所以我认为,即将来临的秋拍,热点将会更加分散,投机因素会随着市场不断走低触底而进入。特别是一些当代艺术家为了救市,不得不挺身而出,维护价格以达到护盘的目的。书画、瓷器及工艺品会继续成为热点,特别是用于摆设、装饰、佩戴及把玩类的名家工艺品会进一步走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