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六次在南宁举办……在中国与东盟国家日益密切的经济往来中,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合作始终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而作为中国——东盟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地缘、文化上的接近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更具优势。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多次组织文艺团体到境外演出,勇“闯”东盟。2008年2月,受文化部委派,由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广西杂技团、广西歌舞剧院组成的广西艺术团一行40人赴印尼演出。
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都专门组织东南亚风情歌舞演出,让来自东盟国家的演艺团体在南宁尽展异国魅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在文化上的互相了解与欣赏。
除了演艺交流,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了具体项目和产业运作层面。据自治区文化厅介绍,2006年广西就已着手与越南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越南广宁省文化官员在桂林观看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之后,认为具有“海上桂林”之称的广宁省下龙湾也可以开发一台实景演出,便多次到广西桂林“取经”。广西文化部门与越南达成协议,把中国的资本、创意、运营模式等和越南的民族风情相融合,共同打造下龙湾大型海上实景演出项目。目前,这一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此外,《印象·刘三姐》模式还被移植到了柬埔寨,中国广西和柬埔寨联合打造的吴哥实景演出,目前也正在筹建中。
广西文化部门透露,在继续延伸“刘三姐”品牌之余,广西还将挖掘崇左市龙州县的天琴艺术,打算把龙州天琴与东盟国家乐队组合在一起,组成跨国文化产业。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不仅集中在演艺产业,文博等方面的合作也前景可观。2008年初,广西民族博物馆等与东盟各国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广西民族博物馆与东盟十国博物馆工作交流座谈会”,就共同举办“东盟文化展”与“博物馆10+1联盟”项目进行了交流。同年12月,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联合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海上丝路遗珍--越南出水陶瓷精品展”,在广西共展出224件陶瓷器物,开展当天参展人次便达到1万人。
“广西还将继续把东盟文博界优秀产品引进来,例如把广西铜鼓和越南铜鼓结合起来,形成铜鼓产业。”余益中说。
在政府层面,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为中国、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制度层面的讨论平台。论坛通过战略互动对话、项目洽谈、参观考察等形式,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东盟国家参与论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今年即将举行的第四届论坛邀请了38位来自东盟等国的代表,每个国家3位代表,一些东盟国家不断要求增加代表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