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频道 > 四川频道 > 详细内容
《印象·武隆》再现川江纤夫朴素
发布时间:2013/4/25  阅读次数:5512  字体大小: 【】 【】【
  4月16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国家体育馆鸟巢、798艺术中心陆续出现一队唱着号子的纤夫,引来大批游客和市民围观,甚至引起游客现场即兴模仿。
  这些唱号子的纤夫为“印象”系列实景山水演出《印象·武隆》的演员,他们专程从重庆武隆来到北京,意在将川渝大地的号子唱响中国,呼吁人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父辈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接下来,他们将走进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香港、澳门等地,明年还将走出国门到欧美展演。
  《印象·武隆》是“印象系”第七部实景演出作品,由王潮歌、樊跃担任总导演,张艺谋任艺术顾问。它以濒临消失的川江号子为演出精髓,以武隆自然地貌和灵秀山水为舞台,是“印象系”的首个实景歌会。2012年4月23日公演以来,它已演出几百场,观众逾5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5000万元。
  川江号子该怎么唱
  该剧的主题——川江号子曾经是船工们拉纤时为了统一节奏和缓解情绪的歌唱形式。当机动船代替人力船后,纤道消失了,巴蜀大地父辈们的劳作景象也消失了,川江号子已成千古绝唱。根据《印象·武隆》主创团队的前期考察和统计,当年的纤夫许多已经辞世,如今仍然在世的乌江纤夫有11人,川江纤夫有8人,会唱川江号子的仅余20人。
  川江号子到底该怎么唱,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樊跃回忆说,创作组初到重庆武隆,他们想把号子收集整理一下,先是求助于当地的文化部门,后来又走访了当地音协,却都找不到号子的记录。
  后来他们发现,号子是一种劳动方式,是劳动的一部分,是纤夫带有智慧和技巧的生活方式,纤夫所有的气息、调整的步伐,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号子不是歌,川渝人说话拉长了就是这个味儿,跟川腔是一个意思,号子寄托着纤夫朴素的理想——想生个孩子,想回家了,想吃什么,想翻过这座山,想喝顿酒,完全是即兴的东西,所以无法记录。”樊跃说,我们今天把号子看做歌,或者把它当做艺术,看做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这个使用本身是带着思考的,你只要把它拿过来,和生活一对,就会发现《印象·武隆》里的号子已经很艺术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失传的不仅是号子,失传的是生活。当年的生活方式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反差巨大。纤夫们很难想象现在电视、冰箱、飞机以及所有现代化的设备能那么普及,然而让人特别悲哀的是,在物质极度丰富的当下,我们这代人一点儿幸福感都没有。反而是那一代人,他们所有朴素的理想,以及奔理想而去的那股劲头,让现代人汗颜。“印象是诗化的结果,父辈所有的记忆,插上了印象诗化、理想的翅膀,以号子的形式表达出来,顿时鲜活了。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心中号子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
  人力开山造剧场
  收集整理号子难,更难的是《印象·武隆》的创排。武隆虽然山清水秀,但要在当地的山水间开辟一席之地供演出用,同样难于上青天。王潮歌回忆,虽然都是在大山之间演出,不同于在福建武夷山演出的《印象·大红袍》时品茶温书的安然状态,《印象·武隆》给人更多的是绝壁求生的震撼。
  “在巴蜀大山里,看到的是巴掌大的一块儿庄稼地,他们努力种了一些土豆和苞谷。武隆的山不同于福建的山,它有一种绝壁的感觉。我们开辟武隆剧场的时候,它是一个峡谷,不可能有机械进入。之前我跟樊跃第一次踩点,山上没有路,专门找了个人在前面一把铁锹一把锄头地开道,我俩手拉着手,互相搀扶,一步一挪地走下山。当时后面有一帮村民好奇尾随,但他们没有下山,就在半山腰的位置看。”王潮歌说,她和樊跃突发奇想,能不能让村民在上面喊两嗓子,听听那个地方的声场,于是他们给上面的人打了个电话,问他们可不可以,没想到,那些村民十分热情和配合,一直不停地喊叫,从那一天起,他们就被这些老百姓的朴实震撼到了。
  剧场的搭建也是幕天席地,开剧场要砸通隧道,而那个险峻的山谷没有任何车辆和大型机械可以进入,全部靠当地妇女用系在头上的背篓和筐运送石块和土方。后来牵来了骡子和驴,又慢慢打桩,那些很粗的钢筋全是人力扛进去的,一串人前胸贴后背抬一根钢筋,一寸一寸挪进山里。
  在建造剧场人力搬运的过程中,劳动号子已经出来了。王潮歌和樊跃住在山上,过了几个月极度艰苦的日子,没有厕所,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东西。当时每个人备了两双鞋,里边穿一双鞋,外面再穿一双到膝盖的水靴,地上的泥浆一直没到膝盖,爬一段山就要磕泥,否则泥坨越粘越大,走不动路。演员们也不辞辛苦,满是泥水的排练场地,说趴下就趴下,脸上沾满泥汤,面目难辨。
  号子声中有他们的劳动观
  谈及《印象·武隆》创排初期的走访,王潮歌忍不住热泪盈眶,“如果你想知道真正的号子,已经晚了,很多纤夫死了就失传了。他们打夯、种地、抬石块、抬滑竿、做棒棒,互相之间的交流都是号子。我坐过一次滑竿,抬滑竿喊的口号就是号子,号子协调他们的步伐和手臂用力的方向。我对那种肩膀上抬自己生活、抬一家人生活的朴实劳动感到震撼。”
  最令王潮歌动容的是巴蜀人民在劳动观念上与北京人的鲜明反差。“我是北京人,在北京城里遇到最多的是‘爷’,感觉到最多的是‘爷不伺候’,甭管给多少钱,干不干得凭‘爷’的心情。”但是在川渝人的概念里,有一线可以活下来的生机和路数,他们都会拼命抓住。王潮歌说,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女纤夫,他们走访到的那个女艄公头已经70多岁了,她当年拉纤的照片居然也和男纤夫一样赤裸上身,甚至连兜裆布都没有。女艄公头以前不是纤夫,但她丈夫是,老头死了,她顺理成章地接班。
  采访那个女艄公头的时候,王潮歌怀着一种悲怆的心情,原以为她有多么悲伤、多么苦难,这种想法随即被女艄公头江湖气十足的豪爽大笑冲销。“川渝的女人,太值得敬佩了,要不怎么雇保姆都愿意要四川的。她们自尊心的底限在于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从不会因为贫困而觉得低人一等。这一点我是相当钦佩的。这对像我这样的北京人,对现在的城里人,是另一种洗涤。”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