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曾在2009年豪取4亿内地票房的电影《2012》3D版在内地上映,这是继3D版《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二部在内地上映的重映影片。不过,卡梅隆重制3D版本耗费多年心血,而这部《2012》转3D为何来得如此之快?它与普通2D转制而成的“伪3D”有何区别?记者由此采访了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中国区发行负责人张苗以及该片的视觉工程师Keith和中方技术负责人崔晓宇,从技术上对于这部影片进行了解读。
“3D加长版”《2012》在美国审查过程中由于灾难效果过于逼真,被评定不适宜儿童观看,美国的档期也将被延后至圣诞档。不过,“3D加长版”在中国顺利通过审查,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早看到最完整版本的国家。
解惑:这与影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罗兰·艾默里奇早在影片拍摄时期,就有大量镜头和场景是为3D拍摄而特别设定的,只是当时迫于技术和后期时间的限制,在2009年11月上映时只推出了2D版本。此次视觉重建,罗兰导演向工程师们提供了全部的原素材。《2012》中大量的CG特效应用也给后期的转制工作提供了帮助,相对于实拍画面处理起来要方便得多。这次的3D视觉重建,有460名工程师参与。
问题二、之前大量流行的“伪3D”让观众们对于2D转3D倒了胃口,这部影片如何在转换时达到“过关”的3D效果?
解惑:《2012》3D“视觉重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2D转3D,而是更为庞杂的技术工程。这次的3D视觉重建,罗兰与视觉特效团队对原拍摄素材进行了逐帧重新绘制和3D重建。重建工程和普通的3D转制大不一样,前者主要包括重新使用前期3D拍摄的大量素材进行制作合成;没有原始3D素材的镜头,则重新对2D拍摄素材进行构图和景深分析,并重新计算和逐帧绘制画面。
问题三、3D视觉重建最难的是什么
解惑:是要把原有2D素材以3D方式呈现,像画面中的每一片雪花都要重做模型,调整景深值,工作量非常庞大。
在2D画面中,胶片颗粒的增加或者减少看着很简单,但是当画面转移到3D环境中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整个电影3D重建的过程要将画面中每一个物体中赋予相应的位置,在绘制深度图的时候要精确到原始2D画面的每一个像素,如果将那些胶片颗粒保持原样置之不管,最终呈现出来的3D画面上,这些颗粒就会成为浮在画面上的一层屏障。在3D重建过程中,制作团队将所有的颗粒都进行了处理,每一颗颗粒都紧贴画面的对应物体,拥有自己的3D位置。
此外,在3D重建的过程中,制作团队发现在很多时候难以将真实的画面立体维度展现,因为一些离镜头太近的次要物体可能会因为立体效果太过突出而喧宾夺主,而在一些场景开阔的画面中,因为距离跨度过大,反而导致立体效果显得微弱。当画面从2D转为3D,画面中物件的关系从平面构成转向立体构成,团队要做的不是简单地以现实为基础将所有的2D元素计算出3D距离加以3D化就可以了,而是要重新以电影画面语言为先导,重新梳理这些物件的关系。
问题四、那些天塌地陷的灾难镜头都是特效制作的,重建3D是否相对来说容易了一些?
解惑:这次3D效果对每一个特效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进行了3D模型的建模。加州毁灭、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公路被截断、桥梁集体坍塌、高楼大厦如覆倒的多米诺骨牌,巨型火山爆发、滔天海啸巨浪,主人公驾车疾驰在公路上,后面紧追着波涛般塌陷的大地,火山爆发迸射的火球像炸弹一样在男主角驾驶的房车周围落下,类似火球这样的物体本来就是3D素材,而特效的应用却是在转3D的过程中节省了许多时间。
问题五、中国的技术人员发挥多大作用?
解惑:在《2012》3D中,中国团队提供了核心的技术支持,中国的技术人员在此项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并非只是“给人打工”。中国团队参与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工作其实并非第一次,之前大多是以第三方外包的方式参与其中,像《蓝精灵》、《超凡蜘蛛侠》都有中国制作团队的身影。这次中国团队参与的核心工作包括了3D视觉模型重建以及3D画面的重绘。团队成员都是国内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