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实施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调控措施,不仅没有造成收视滑坡,反而由此激发了创新创优动力。从地方卫视收视率变动中看出,创新创优栏目成为收视率稳步上升的重要增长点,有些栏目收视率甚至超过很多热播的电视剧,以往收视率主要依赖电视剧的“命悬一剧”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在众多创新节目当中,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脱颖而出。这个请普通百姓展示才艺、讲述故事、追求梦想的综艺节目用淳朴、善良、仁爱、坚强、勇敢、乐观等精神感染了观众,最高一期的收视率达到2.597%,最后一期市场份额8%,远高于同时段其他节目,获得中宣部、广电总局、浙江省委的高度赞扬,在今年各种电视节目评奖中屡获大奖,成为2012年中国电视标杆节目。继《中国梦想秀》大获成功之后,浙江卫视又持续发声,引进全球热播的《the voice》。《中国好声音》一开唱,便艳惊四座,被网友誉为“2005年以来最值得期待的音乐盛事”、“耳尖上的中国”。两档创新节目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这一现象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专家认为,在浙江广电集团王同元总裁“以精英实力创造大众文化”的媒体经营理念指导下、集团“合力打造浙江卫视”战略决策的强力助推下,《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这两个高影响力高美誉度的节目恰似给“中国第一梦想频道”插上了两只有力的翅膀,“中国蓝”从此朝着大品牌的光明前景一路飞奔。7月18日,浙江卫视联合北大、清华、复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在北京举行“顶层设计,电视大片——浙江卫视品牌标杆《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高端论坛”,与专家学者一起总结第三季《中国梦想秀》,期待《中国好声音》,探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发展之路。
曾几何时,一些电视节目争相审丑搞怪,以偏激观点和光怪陆离来博取观众的关注,欠缺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性,对社会现有良性的价值观体系造成负面作用,为人所诟病。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却高举主流价值观的大旗,为至情至爱歌唱,为立志励志喝彩,为大善大美呼喊,为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有些人可能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但我多年来一直都是坐在自行车上笑。幸福不是有车有房,而是有爱有梦想。”“想爱组合”的满玲玲如是说。她与李岩十年来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情,带给观众直达灵魂深处的震撼。
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强调一种理念: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对此,我们一直在不懈探索。浙江卫视2011年提出“生态传播”这个口号,从“顶层设计”规划频道战略,到2012年3月,“中国第一梦想频道”横空出世。梦想,成为18年以来,蓝色台标的第一次应时代而生的新注解。以梦想立台,“中国蓝”的品牌概念最终找到了着力点。“中国蓝”整体品牌的未来运营明确了标杆方向。《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就是立意做有价值观的大片,做既叫好又叫座的大片,实现电视节目融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体。像《中国梦想秀》,相对于精良的制作和精美的视听享受,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节目所表达的精神内核,电视内在的立意高度,主流价值观的传递。节目中有很多细节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观众:追梦人曾子洳梦想把爸妈接到身边生活,当介绍她的职业是为死者唱歌时,用了电影《入殓师》的主题曲做背景音乐,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关怀;李婉茹双目几近失明,面对家庭遭遇的人生不公,她母亲说道: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盲人按摩师吴光的妻子苑彬走上舞台,周立波看到苑彬微跛,但两人携手偕老,仅感言道“你就是他的眼睛,他是你的腿。”戛然而止,未有过多煽情之言……这正是节目想向全社会表达的——追梦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尊严的坚持。
“2012年第二季度浙江卫视收视率等硬指标提升的背后,是《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两档节目软实力的输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赵瑜一语中的。她说,电视节目必须承载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价值趋向。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国荧屏中看到了过多的奇观式当代性表达,导致综艺节目庸俗化。而《中国梦想秀》跳出了综艺节目“看似贴近现实,实际上是消费现实”的怪圈,不回避非遗、蛋蛋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当代性问题,直面现实而不激化矛盾,通过舞台上对一个个真实人生、真情故事的真挚呈现,拼贴出了当代中国的动人图景。比如节目中一个肝硬化晚期的5岁女孩的母亲在舞台上衣着整洁、强忍泪水,展现了为人母的坚强和尊严。我相信她并不希望女儿留给世人的是一个乞怜的弱者形象,而是一个传播美的快乐天使。不贩卖苦难,这是一种对人性尊严最美的表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则认为,一个时代能够创造梦想,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文化鼓励,对于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往往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浙江卫视作为一个公共媒体,通过《中国梦想秀》这档节目为受众营造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环境,我认为这在当今时代是具有社会整合价值的一件事。我相信,电视节目只有剔除浮躁的冲动,关注当下现实,传递正能量,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无论是用歌声感动世界的盲人女孩吴怡铮,还是以肩上芭蕾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的80后情侣“想爱组合”,或者黑龙江以“赵家班”名角名段逗自闭症孩子开心的父亲“八斤”,这些都变成一个共同追求梦想的故事,通过艺术的载体表达对梦想的超越,体现了浙江卫视在电视节目创作中的责任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举例说,来自重庆的23岁小伙子毕刚的梦想是推广自创的舞蹈,希望可以有100万人通过他的免费教学学会“刚刚舞”;一群动物保护志愿者装扮成黑熊模样登上舞台,呼吁动物保护;来自浙江金华的农民大妈在场上载歌载舞表达小康生活的喜悦,希望在家乡举办演唱会……从单一的与明星同台歌舞到梦想的千变万化,《中国梦想秀》脚踏实地展示平民百姓在梦想追求中的执着、勇敢,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质朴高深的人生智慧。浙江卫视努力研究摸索广大观众的品味,挖掘潜藏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期待,满足、展现并引领他们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梦想秀》给电视行业带来很多启示。
《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认为,《中国梦想秀》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概括成一个字,就是“上”。节目中尽管圆梦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圆梦者的梦想诉求各异,但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坚持理想、乐观开朗、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却是惊人的相似。来自云南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姑娘“绵羊妹妹”有着山泉一般的歌声和最淳朴的梦想,她们最大的希望是能有一套练歌的音响,以唱出对生活、对未来的希望;成都大学生啦啦操队的真情表演和梦想宣言还有跳破的舞鞋,同样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青春洋溢的精神风貌、坚韧执着的理想追求。与一般的竞技类、比赛类电视栏目不同,《中国梦想秀》呈现出的拼搏向上、奋勇向前,已经超越一般的体能比拼和单纯的才艺展示。在这里,努力拼搏成为一种精神品格,乐观向上已是一种生命价值,这种精神品格和生命价值在《中国梦想秀》中昂然流淌,潜移默化地滋养着观众的精神家园。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陶燕道出了主创团队的心声,为了使节目精益求精,浙江卫视自上而下整整五个多月,不眠不休,但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在帮助追梦人圆梦的同时,也圆了我们自己的电视梦想。与一般的综艺节目不同,《中国梦想秀》并不满足于单一化的美的展示或浅层次的愉悦,而是让情感和理想交相辉映,引导人们去接近共同的价值“核心”,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漂亮的重庆聋哑女孩刘霜霜拒绝一切钱物救助,梦想做一名手语主持人,表示要自强自立、回报社会关爱。杭州长运公司数十名客车司机和现场全体观众,深情追忆“最美司机”吴斌生前的英雄壮举,并以一曲《驼铃》为英雄深情送别。这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历历在目,追梦人崇德、尚善、乐观、坚韧的高贵品质,反哺我们这些电视人,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和进取。
节目要赢得观众的心,必须有独特之处。从秀明星到秀普通百姓,从秀个体到秀群体,从猎奇到观照现实,《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在原有类型节目基础上不断创新升级,形式推陈出新,内容精益求精,为综艺节目追寻品质之路上开辟了新的天地。
《中国梦想秀》的节目形式源自英国BBC频道的《就在今夜》,已成为中国电视界引进模式节目成功本土化的范例之一。然而,浙江卫视并不满足于此,第三季大胆改造,从单纯的模式引进转型升级为完全自主创新,连当初卖版权的母公司都大吃一惊,派人来和浙江卫视商讨回购的事宜,这是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
回想起节目的创作,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杜昉感慨道:“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启动,到6月底《梦想盛典》收官,《中国梦想秀》第三季历时4个月。我们不断平衡着变与不变的关系,力求在制作手法上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最终将重点放在对草根圆梦人的深度挖掘上,让‘梦想’从单一变得更加多元,节目更加张弛有度,充满人文关怀和励志的力量。节目的另一个变化是让周立波以‘梦想大使’的身份加入,我们对他的安排是有设计无台本,让他在录制现场与追梦人即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为追梦人的梦想之路提供专业的点评和指导,与他们一起见证梦想实现的过程。而《中国好声音》与以往音乐节目不同的是,没有华丽的装扮,选手直接站上舞台唱歌,但每一个人都有惊艳的嗓音和动人的故事,脱离了选秀的喧嚣浮华,留给观众的是最质朴的感动。”
“优秀的电视节目,不论立意多高远,都必须辅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青睐。”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指出,与前两季帮助普通人实现与自己喜爱的明星同台演出的梦想不同,第三季《中国梦想秀》更加贴近现实,使梦想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于是我们看到了20多年一直从事屠户职业的“杀猪姐”穆俊霞梦想在村里开一家老人院,她说“如果舞台上实现不了,我就自己慢慢攒钱开”。还有从小失去双亲的盲人按摩师吴光,月收入不到2000元,却始终坚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信“为了不哭请大声笑”的人生宣言。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节目对“秀”的准确把握,注重对梦想背后的生活经历、精神情感的展示开掘,少了悲天悯人,多了阳光励志,不断为社会输出正能量,从而激励越来越多人不通过抱怨或暴力改变自己命运,而在公平规则之下自己艰苦地努力奋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认为,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和《中国好声音》在生产模式上的创新引发了中国电视界的一场革命。尤其是《中国梦想秀》第三季,对节目模式进行了全面升级,以鲜活感人的普通人物故事为切入点,用新闻白描的电视手法展示追求梦想的过程,态度真诚,设计精巧。于是,涌现出了因家境贫寒、每日跟随母亲在农贸市场卖馒头却拥有一副好歌喉的“馒头姑娘”高建莹、黑龙江卖凉皮为生却迸发出令人瞠目的喜剧才情的“凉皮哥”赵玉琨,还有坚守47年的护林老人、汶川地震中获救的感恩女孩、怀有舞蹈梦想的“保洁叔”等草根圆梦人,既有出色的才艺绝活展示,也有温暖的情感故事,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凝聚了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怀。节目还优化了形式,通过周立波与选手的“梦想对话”、梦想翅膀的“梦想抉择”等环节,使节目推进更有节奏感,互动交锋更有悬念感,舞台呈现也更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