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在线QQ群:179860768    关于我们   加盟须知   我要投稿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河南

辽宁

吉林

江苏

四川

山东

内蒙古 

安徽

湖北

湖南

江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海南

陕西

山西

云南

黑龙江 

贵州

广西

新疆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香港

台湾

澳门

 

首页

影视

美术

戏剧

文化生活

人物

人文

教育

国际交流

言论

地方文艺

商场

说图

 舞蹈

曲艺

 音乐

演出

城市旅游

展会

书法

文学

艺术家库

学术

文化产业

收藏

论坛

徐邦达80余年鉴定生涯 为国征集上万件传世名迹
发起人:cqq  回复数:0  浏览数:14305  最后更新:2012/2/24 16:47:25 by cqq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2/2/24 16:39:17
cqq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177
注册时间:2009/12/4
徐邦达80余年鉴定生涯 为国征集上万件传世名迹
  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为“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的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于昨天去世,享年101岁。让人无限叹息的是,全民收藏意识提高、文物真伪问题满天飞的今天,三位大师相继故去后留下的空缺,竟一时无人填补。  徐邦达191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画收藏之家。1950年 调到国家文物局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并参与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1978年 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之邀,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为我国古书画研究和博物馆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徐邦达先生80余年的鉴定生涯里,为国家鉴考、收购、征集到传世名迹三四万件,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奠定了基础,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全部经过他的鉴定。

  徐邦达幼年时即接触大量字画,14岁起习画并学习古书画鉴定知识,后又入鉴赏大家吴湖帆先生之门,书画与鉴赏能力与日俱进,不满30岁时,他的鉴赏之名就闻名于江南。 1950年徐邦达调到国家文物局从事古书画鉴定,并参与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 1978年起,受国家委托,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老先生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为国内各大文博单位所藏历代书画进行全面鉴定,历时8年,撰成《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多卷,其影响力,至今无人超越。

  徐邦达曾发现乾隆御笔亲题为真品的《富春山居图》实为赝品。这幅 《富春山居图》在乾隆年间被收藏进宫,乾隆大加赞赏,岂料这竟是明代大画家沈周的仿作,后来真画进了宫,乾隆觉得没面子,便在真画上题字示伪,故意颠倒是非。上世纪30年代故宫文物南迁时,徐邦达在上海看到了这两幅 《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推翻了定论,将那幅被打入冷宫200年的 《富春山居图》验明正身。

  徐邦达最擅长 “沙里淘金”。他曾在青岛博物馆 “次等文物”里发现了国宝级珍品、唐代书法家怀素的 《食鱼帖》,在云南博物馆的 “次等文物”中淘到了国家一级文物、黄公望的 《雪夜访戴图》。上世纪80年代,国际拍卖市场上出现不少中国文物,在徐邦达的全力呼吁下,国家拨专款收购到了宋代张先的 《十咏图》、清代石涛的 《高呼与可》,晋朝索靖的 《出师颂》,这些名作现在都成为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著述中特别记录“走眼”经历

  人们赞叹徐邦达那双 “慧眼”,而他自己却认为 “只在用心”,只有将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资料烂熟于心,才有鉴定时的得心应手。徐邦达先生有个 “徐半尺”的雅号,很多画,只要刚刚展开,他就能脱口而出是谁的作品,是真或是假以及与此画有关的一切。北京匡时拍卖公司老总董国强回忆说,某次一位友人携一卷董其昌手卷求徐老鉴定,徐老只看见外盒,就说出此为三十年前所见的旧物,并对画中细节了如指掌,在场众人无不叹服。

  徐邦达常说 “鉴定是一门科学”,不仅需要博古通今的才智,更需要实事求是的品格。不少人曾想重金收买他,希望他指假为真,换取暴利,他都断然拒绝。

  董国强说,徐老在鉴定界以严谨著称,他曾在70年代后期为国家某单位购入一件“宋人书札”,数年后他经过研究认为是赝品,于是在其著述中记述了这次 “走眼”的经历,以警后学。此等襟怀,绝非一般人所具备。因此在艺术市场上,徐老的鉴定可谓金字招牌,甚至对他鉴定意见的信赖超过很多民国甚至清代鉴定名家。大家深深信服,他不会为人情所动,更不会因利益而屈笔伪题。所以,在拍卖市场上,经徐老鉴定过的作品大受买家欢迎。

  北京荣宝拍卖公司的老总刘尚勇也表示,徐邦达的鉴定属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绝对的一言九鼎。当问到 “徐先生之后会有谁”时,刘尚勇说,不会有谁,只有谁们。 “将来我们一个团队的人能解答一个人高水平的质问就很不容易了。”

  记者手记

  口水年代,大师何在?

  詹皓

  前些年,当谢稚柳、启功等鉴定界的老前辈一个个故去,徐邦达先生又卧床不起后,一位博物馆专家就无限感慨道:老先生们都走了,文物鉴定就没有大师了,今后,谁的鉴定还能一言九鼎呢?

  鉴定,在文物界的作用,相当于球场上的裁判、马路上的交警、商品里的国标,而徐邦达等一代宗师的故去,令其身后的空缺竟一时无人能填!

  老先生们所取得的成就,诚然有历史传承和时代际遇给予的 “厚爱”。比如徐邦达先生出身于大户人家,他学鉴定拜的老师是海派大家吴湖帆,吴是藏有米芾和欧阳询书法以及黄公望 《剩山图》的超级藏家。此后故宫文物南迁和解放后为故宫博物院寻找国宝,都是鉴定家个人的幸事, 70年代末徐老又受国家委托,巡回全国为最顶级古代书画作鉴定,这一机遇也是百年难得。但是,比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那一代鉴定大师们对学术、对真理的内心坚持,是今人久违了的 “书生气”。

  如今,艺术市场一片闹腾,各种级别、名目的鉴定家随处可见,但鉴定家们的口碑却让人不敢恭维。君不见,某些国家级权威机构的鉴定大家一辈子的名气最后坏在了一件金缕玉衣赝品上,有的鉴定名家被人告发售卖假古董,有的鉴定师频频在电视上亮相打知名度,为的就是在荧屏下给人当顾问挣大钱,还有的鉴定师不管东西真假,只要给足了钱,一律在证书上写真品,此种鉴定师满天飞,让媒体屡屡发出质疑:对鉴定师该如何鉴定?

  如今,最恪守底线的文物鉴定家也无非是闭紧嘴巴,对于社会上的种种闹腾,一概不发表意见。此举虽保住了业务底线,但作为最有发言权的人物却听任收藏界的利益各方口水飞扬,扰乱社会视听,其不作为虽然情有可原,但相比起老一代鉴定大师的精神风范,至少在境界上,输了不止一筹。

  口水年代,利益各方已经把一潭水彻底搅浑。鉴定宗师们的离去,终结了一个时代,一言九鼎的人没了,我们该怎么办?

艺术人生

          进入论坛请遵守国家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1.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文艺在线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回复中的任意内容。

              4.违反本网其他相关规定的,本网有权删除评论,严重者封闭帐号甚至封闭IP地址。

              5.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