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湖南、浙江、江苏等11家省级卫视创制的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恋》将在东方卫视播出。展现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恋恋深情,一直是文艺作品的一个母题,其中就包括两部经典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
这部时间跨越了3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进步,长江流域沿岸地区旧貌换新颜,人们对于长江生态建设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提升到新高度。于是,讲述长江流域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的又一部纪录片新鲜出炉。六集纪录片《长江之恋》是聚焦新思路、新做法下的新长江的创新之作,也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巨制。
《长江之恋》纪录片以长江作为中华经济命脉“黄金水道”的历史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从上海出发,沿长江一路向西溯源,以游学的形式重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黄金水道,寻访长江流域的历史印记,感受沿途文化风俗,反映长江沿线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领域的发展成效。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长江,这条伟大长河穿越了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滋养哺育了一个民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谆谆嘱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进步,长江流域沿岸地区旧貌换新颜,人们对于长江生态建设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提升到新高度。
于是,辗转10万多公里,踏遍长江岸,高歌新华章,“沾着泥土、带着露水”的大型纪录片《
长江之恋》百炼出炉。
为了给长江沿岸这些变化和故事寻找理论支持和学术背景,主创团队走访了近百位水文、水利、地理、气候、动植物、历史、经济、人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十几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其中有最早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被称为“三峡之子”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秘书长范恒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实验室环境与能源学部原主任马克·列文,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王世光等。他们许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以丰富的学识和经验,为纪录片作了权威指导。
《
长江之恋》全部采用4K拍摄,在视觉上力求呈现最美的“
长江之恋”,为当代中国积累、保存真实、珍贵的影像素材。在前期策划时,节目组针对纪录片的预设结构设计了特别的拍摄模式,拍摄被分成故事、采访和空镜三大块,并分别制定了最佳的拍摄方案。
《
长江之恋》摄制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饱满的创作热情,专业的职业素养,保持着一颗纪录片人的初心,“用镜头记录着当代人的故事,全面展现他们的风貌,记录着社会与生活,记录着他们的风采与真实。”他们在长江沿岸砥砺前行,记录下这一湾碧水上每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介绍,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台高度重视这部纪录片创作,多次召开协调会指导部署,在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为主要创作力量的基础上,12省市卫视台在拍摄和资源调度上给予很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