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蛟龙号”是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跟随它看到的深海是什么样子吧。由上海科技馆原创制作的4D影片《蛟龙入海》上映,据介绍,该片是中国首部深海高清立体电影,时长18分钟。
电影《蛟龙入海》以“蛟龙”号数次深海探险为纵向线索进行讲述,通过探险与发现的交叉结合,让观众了解中国深潜技术的发展。
影片中,摄影机跟随“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下潜,片中不仅呈现了海底低温区的视频影像,比如贻贝、螺、茗荷和一些多毛类生物,还在西南印度洋的“龙旂”(中国科学家们发现的首个海底热液区,科研价值极高)拍摄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多个高温热液喷口。
本片所呈现的影像是我国首次拍摄到高清深海影像,不仅为广大观众揭开了深海的神秘面纱,更为科研团队进行深海研究提供清晰的影像支撑。黑暗,是深海的底色。影片摄影完全靠“蛟龙号”额头上的一组照明灯,曝光正常的范围大概在5-7米范围之内。深海摄影机跟随“蛟龙号”下潜数千米,真实地纪录了第35航次科考的故事。
《蛟龙入海》制作周期为2年,现场拍摄历时4个月,分别赴西南印度洋科考(“蛟龙号”第35航次第二、第三航段)、青岛国家深潜基地等地进行拍摄,拍摄深度在2800米到3000米之间,获得了大量珍贵素材。片中不仅呈现了海底低温区的视频影像,比如贻贝、螺、茗荷和一些多毛类生物,还在西南印度洋的“龙旂”(中国科学家们发现的首个海底热液区,科研价值极高)拍摄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多个高温热液喷口,俗称“黑烟囱”。在这个奇特的高温热液区中,“黑烟”夹带着甲烷等有毒化学物质喷涌而出,温度最高达到379摄氏度,足以将铅融化。
影片中的物种经过专家仔细确认,较完整地向观众呈现。相关的深海物种,如铠甲虾、盲虾、白瓷蟹、鼬?、海参、海百合等生物一一在影片中与观众“见面”;此外,影片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难以现实拍摄的内容,比如洋中脊、“蛟龙”号等,通过动画制作的方式,让观众进一步了解。
据介绍,《蛟龙入海》制作周期为2年,现场拍摄历时4个月,拍摄深度在2800米到3000米之间,期间获得了大量珍贵素材。
上海科技馆方面称,自2009年开始,该馆开始自主创作科普影视作品,先后创作了《重返二叠纪》、《剑齿王朝》、《雉鸡秘境》等7部四维科普特种电影和10多部“中国珍稀物种”科普纪录片,这些作品曾荣获60余个国内外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