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频道 > 人文交流 > 详细内容
歌剧《钓鱼城》在纠结中摸索人性光辉
发布时间:2012/7/2  阅读次数:7105  字体大小: 【】 【】【
  《钓鱼城》以发生在约700年前的“钓鱼城之战”为背景,讲述了钓鱼城守将王立与忽必烈在宋、蒙军队持续36年的攻防战后,以百姓生命为重最终和解的故事,展现了残酷战争中的人性光辉。两场演出剧场内均座无虚席,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获得了观众十多次掌声。

  “文艺作品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表现出时代精神,《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都是关注了当时大众关切的东西。现在的时代精神是什么?物质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但精神指数却不然,道德的缺失、人的欲望再无止境地继续下去的话,地球都会被戳个洞!我们就想如果能唤醒人们珍惜、珍视现在的生活,那这部作品应该会得到人心。究竟该做部什么题材的歌剧呢?”这是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终我们想到了重庆合川那只有2.5平方公里的钓鱼城。这个题材讲的是元朝时期的军事对峙,打了36年。对于攻方,大汗战死在了那里;对于守方,南宋的江山都没了,到了最后城中光难民就有10万之多。当时,惊叹过蒙古人战斗力强的罗马教皇听到蒙哥战死的消息都说‘钓鱼城是上帝折鞭之处’。面对死亡,还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还有什么比精神文明的力量更强大?我们是重庆的院团,钓鱼城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庆题材,值得一做!”    

  “认定了这个题材,该怎样结构这个故事又成了我们最纠结的问题。因为钓鱼城这个题材以前被拍成过电视剧、舞台剧,但都没走远。我们的编剧冯柏铭是用大文化观、大历史观、大民族观来结构这部剧。我们也得到很大启发:以人为本、以生为命、以和为天。‘和’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而且它不只是中国的,战与和、生与死对世界也有意义,放下屠刀、走向和解,是人类共同的期盼。有了‘和’这个角度,具体该怎么做呢?以战争作为背景,就要去写战争具体的枪林弹雨吗?那不是歌剧之长,那是电影或话剧的优势。最终,我们决定写战争背景下的人、写人的心理冲突。这就使‘死’了的这个事件有了‘活’的人的情感。”刘光宇阐释道。

  在这种情感下,剧目的四个主要人物守将王立、攻方主帅忽必烈、熊尔夫人、王立的母亲也就有了很高的饱和度。刘光宇说:“王立最初主张‘打’。这是单纯的个人想法。男人的死,马革裹尸那是光荣的、是战争中最好的结果。但他死了城里的十万人怎么办?可要让十万人活下来,他的名誉怎么办,他生不如死!但从战到和,他转变了。这个转变,要经受多少的心理博弈呀;忽必烈是元朝几代皇帝中最包容、吸纳汉文化的,他进关后就放弃屠城了。但蒙哥死时留下了‘若克此城,当尽屠之’的遗诏,他怎么迈过先王的‘坎’去?他最终决定只要开城门,就不杀戮百姓;熊尔夫人,被王立攻打了的泸州城守将的夫人、忽必烈近臣的堂妹,这个蒙古女人汉族媳妇刺杀王立未果后,被王立收养在府中,这期间她看到王立的有情有意,于是她转变了,让王立放下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去讲和;王母,非常崇尚传统气节观,她理解儿子的‘降’但自己要先死。所有这些虽然都很纠结,但让人性得到了充分地挖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心理撞击符合歌剧咏叹的擅长。以我的眼光看歌剧,如果没有纠结就别唱了,那样无非是无病呻吟!”

  “音乐和剧目的整体编排也是一样。作曲选择徐占海先生,我们主要是考虑复调是他最擅长的。结果也让我们很满足于自己当时的选择,剧中合唱复调有两大主题:以战争为主题的《屠城!来吧!》把蒙军的进攻和汉军的抵抗在同一时间用八个声部唱出来;以和平为主题的汉族儿童与蒙古族儿童童声合唱《长长水,方方船》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音乐中,徐占海先生还用了很民歌的旋律,每一个角色的音乐素材都是有考虑的:王立动机来自杨荫浏为岳飞词谱曲《满江红》首句、忽必烈动机来自蒙古族长调、熊尔夫人的唱段用了宋代姜白石音乐的素材、王母的动机则出自《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些音乐素材被作曲家‘消化’得很好,巧妙地融入了西洋音乐的框架中,而且这这些音乐都是很有戏剧性的,不是歌曲连缀,现在有些剧目都成了歌曲剧了,这让人十分担忧。在剧目的整体编排上,第一次执导歌剧的王晓鹰导演精心地把音乐视觉化、听觉视觉化了,队形排列、表演,都很雅致、很歌剧化。把中国写意的,和写实的东西结合得非常好!”刘光宇谈道。

  42度的高温,每天只有30元的补贴,几个月都没有周末休息……《钓鱼城》的结果虽然是让人欣慰的,但创作过程却充满了艰难。

  “左开伦谢谢你!艺术万岁、歌剧万岁!艺术家万岁!”镜头回到2011年5月30日零点刚过之时,刘光宇手捧鲜花走到了剧院员工左开伦的面前,5月29日是左开伦60岁的生日,原本应该在当天退休的他却仍然坚持在剧院连排;有的演员时常会排练出眼泪来;累得无精打采的演员们一听到排练就会全体起立唱起国歌,然后不说二话,立刻开始排练……所有演职人员的执著坚定了刘光宇再艰难也把这部剧排下去的决心:“这是我们的使命。重庆歌剧院作为改革后保留事业单位体制的院团,必须要出作品!你的核心价值观,你的前进方向、自我诉求要靠作品说出来!因为唯有艺术可以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