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16日,山西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海派名家书画展"在太原开展,吸引了民众的关注。据山西博物院介绍,此次展览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共展出30位海派艺术家的百余幅书画作品。
开幕仪式结束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单国霖研究员还要为公众进行一场题为“海上新潮——近代海派绘画发展历程”的学术讲座。此次展览展期至7月6日,观众可以在省博门口领票免费参观。另外,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省博还将在16日至18日推出精彩的“瓷乐坊”体验活动和“感受古建同筑未来”动手活动。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京津画派”并称我国近现代画坛的三大流派。“海上画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江浙绘画名家集聚于此,涌现出“四任”,即任熊、任熏、任颐、任预,以及赵之谦、虚谷、蒲华等不同时期的诸多名家,其中任颐和吴昌硕更成为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引领潮流的一代大师。本次展览的作品出自30位画家之手,涵盖了海上画派早、中、晚期的名家。
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当时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画家云集沪上,逐渐形成“海上画派”。当时寓居上海的名画家有虚谷、任熊、任熏、任颐(伯年)、吴昌硕等人,他们大都平民出身,以卖画为业,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深受平民阶层的欢迎。与以北京为中心的正统宫廷画派形成鲜明的对比。海上画派,对中国近现代国画影响深刻,作为一个地域流派,至今存在(新“海派”),兴盛不衰。他们的作品在今天的书画艺术市场上仍占很大的份额。
任熊的画作《范湖草堂图卷》是海上画派园林景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高35.8厘米,宽约7米。卷首以平坡农田起笔,逐渐增加丘陵、怪石等景色,画面右侧亭台楼阁,古木垂柳,繁花盛放,一派繁荣景象。作者着色浓烈沉稳,冷暖色调搭配和谐。吴昌硕的行书作品《辛之诗轴》极为醒目,作者下笔舒缓自如,字体有左低右高的欹侧之势,萧散老辣、浑朴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