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月15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观赏石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大型“中华砚文化展”在北京开幕,这是目前品种最全、规模最大、质量最整齐的一次砚台文化展;该展将作为普及砚台知识的平台长期免费对观众开放。
此次展览分砚台春秋、众砚争辉、名砚精品三个板块,展出近400方砚台,全面展示了中华砚文化五六千年的发展史,对端、歙、洮、澄泥等十大名砚以及分布在全国大江南北的各种地方名砚、名人用砚予以详尽的展示和介绍。从材质上,分别展出了玉砚、银砚、铜砚、铁砚、竹砚、木砚、瓷砚、陶砚、砖砚、水晶砚、紫砂砚等。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品中的砚台最早上至商代,一个“凹窝研磨器”是砚台的雏形,在仰韶文化中出现了原始形态的砚台,此后砚台开始了绵延数千年的发展史。
而在名砚精品中有一方“十二峰澄泥砚”引人注目。古砚专家吴笠谷介绍,这是一方唐朝的砚台,同样形制的砚台故宫有一方,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朝代久远,更在于器型非常罕见。另一方乾隆御铭松花石龙纹砚是清宫御用砚,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为展览揭牌,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刘红军、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分别致辞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红军表示,我们联合会收藏了110多个砚台品种,由于场地限制,只能展出60个品种;现代名人砚展柜少,只能轮展。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计划将在北京建造一座综合性、高品位的砚文化博物馆,打造一个弘扬中华砚文化的基地。同时,把我们收藏的砚台贡献给社会,留给子孙后代。在博物馆建成之前都将持续举办这个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