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德国柏林文学之家联合主办的中德奥作家四人谈在京举行。奥地利作家诺伯特·格施泰因、德国作家舍尔克·法塔和中国作家李兰妮、王刚一起探讨了文学和生活中就“困境与逃离”的话题展开对话。
当天的座谈会上,四位作家分别畅谈了各自在人生或创作之路上遭遇的困境。诺伯特·格施泰因表示,正是因为无法忍受精神上所遭受的创伤,才开始创作,并将文学创作作为逃离困境的手段。作家李兰妮是一个癌症病人,接受过三次手术,她创作的《旷野无人》真实记录了自己与病魔做斗争的经历。
诺伯特·格施泰因和舍尔克·法塔的小说《一个人》和《黑暗船》的中译本首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的出版都受到德国外交部、奥地利教育艺术与文化部的支持与资助。诺伯特·格施泰因出生在奥地利蒂罗尔地区的一个小山村,小说《一个人》是其处女作。主人公雅各布生活在一个依靠滑雪季节的旅游收入为生的奥地利山村。村里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手里抓着沙沙作响的钞票”,虽然为了生计在游客面前表现得友好殷勤,内心却固执地坚持“我们才是我们”。而雅各布就是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异类”,他既不能融入村里人的生活之中,也无法像他们那样去逢迎外来的滑雪客,始终游离在人群之外。格施泰因还出版了《英伦岁月》《南方的冬天》等著作,曾获柏林文学奖、阿尔弗雷德·德布林文学奖和乌韦-约翰逊文学奖等奖项,其作品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当代德语文坛颇具影响力。《黑暗船》是舍尔克·法塔迄今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曾获莱比锡书展奖和德国图书奖最终提名奖,堪称当代德国移民文学代表作。小说讲述出身于伊拉克库尔德人之家的克里姆,从小生活在战乱中。父亲遭萨达姆秘密警察杀害,之后他被劫持,成为圣战者恐怖行动的训练对象。他逃脱后,历尽艰险,偷渡到欧洲,想在柏林这座西方大都市寻找立身之地。而作为异乡人的他又面临着巨大的孤独与一道道无形的深渊。
谈到“困境与逃离”的话题,中国作家李兰妮说,这几个字就是自己人生的写照。作为癌症病人和抑郁症患者,李兰妮面临的不仅是困境,更是绝境,她也曾逃离。李兰妮说,困境—逃离—走向人生的美好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是人生需要永远面对的一个哲学课题。王刚则认为,没有什么人像作家这样更能够感觉到一种生存的困境,因为作家敏感、脆弱,而且内心充满创造的渴望,同时对于人间的正义、和平、尊严等美好的东西抱着极强的愿望,有着极强的要求。“也许困境和逃离真的是一个作家永恒的命运,只是困境是永远伴随着他的,逃离却并不容易。”
困境在德文中指被囚禁的状况,舍尔克·法塔认为讨论所说的困境或者被囚禁的状态,其实是象征意义上的。他说,我们表面上以为这是全球化的世界,人们存在着很多沟通的可能性,甚至不同的语言已经不再成为某种障碍,大家用的沟通工具和方式也都是雷同的。但是当我们进入问题细部的时候就会发现,相互之间其实非常生疏。尽管现在不存在某种全球意义上的纷争或者冲突,但在区域上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可逾越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说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不理解,其中人们所感受到的陌生感是很强的。而西方有时候也很难清楚地意识到如何去面对他者文化。
诺伯特·格施泰因谈到写作中的“困境与逃离”,认为写作总是和自由息息相关;写作者要面对的是其他可能性,而不仅仅是现实这个惟一的可能性。格施泰因说,生命只有一次,通过写作人们可以在生命中获取很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以有几种方向,其一是完全狂喜的发泄;再一个是在写作中获得某种修订、改进的可能性,写作某种意义上能够修订现实。人们常常把某种现实当成不可改变的,甚至是另类的,然而通过写作,人们可以知道单一的方式未必有那么强大,而创造可能性的生活将会给人带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