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岁的云南学生许恒瑞入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这位通过人大自主招生方式录取的“神童”也成为该校近十年来年龄最小的学生,以前,中国科技大学就创办过少年班,不过这些“神童”远未达到当初社会各界的期望。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就教育而言还是在指导方针上出了偏差。
美媒9月12日文章,原题《神童,没有可模仿性》
眼下正是大陆各级学校开学的季节,近日最受媒体关注的莫过于年仅11岁的云南学生许恒瑞入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这位通过人大自主招生方式录取的“神童”也成为该校近十年来年龄最小的学生。
许恒瑞之所以引起关注并不完全是他的年龄,而是他的“富二代”身份和涉嫌暗箱操作入学。有网民爆料称,许的父亲向人民大学捐赠数百万元人民币,以此换取儿子入校就读。对此说法,人大予以反驳。
抛开这一纷争不谈,大陆民众历来就有“神童”情结。三十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就创办过少年班,将一批天资聪颖的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招进大学。不过现在看来,这些“神童”取得的成绩远未达到当初社会各界的期望。
培养“神童”,从本质上讲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的生长发育、智力的开发、知识的积累,都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神童”,常常是人为压缩了学习过程,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知识。以许恒瑞为例,11岁的孩子,通常情况下也就是小学毕业,但他却已学完中学课程,三步并作一步走,但人生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神童”们将来人格的完善、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自身生活的幸福更加重要,而这一切,远非“神童”幼时的表现能决定。
大陆民众热衷“神童”,根源在于不少人急切的“望子成龙”心态,民间有所谓“出名要趁早”说法,从幼教开始,不断给孩子的学习加码,参加各种培训班。其实,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往往只会透支孩子的智慧和对学习的兴趣,最终难免造成“伤仲永”似的结局。
教育心理学者早就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偶尔出现几个高智商、吸收知识速度快的孩子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只是“神童”没有可模仿性,难以复制。家长不必煞费苦心要如何如何照着样子“培养”自家的孩子。
当然,对待“神童”,更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爱好,千万不可把成年人的理想强加在他们身上,免得弄巧成拙。
而外界看待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也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既不要“溺爱”、“捧杀”,也不应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毕竟他们还是孩子。社会的宽容、公众的理性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
中国孩子想象力成隐忧 应引起警醒与重视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该消息传出后,引发各界热议。
此项调查的权威性如何、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有待媒体进一步披露。但中国孩子想象力较差,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届人士的警醒与重视。
无论是数据说话还是切身感受,中国孩子想象力匮乏已然成为一大隐忧。“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从爱因斯坦的话中可以想象,一个缺乏想象力的社会必然导致文明发展的先天不足。正因想象力缺乏,从而影响到社会创造能力低下,“中国创造”才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