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世纪90年代,列宾美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本彩印画册问世。这本由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册装帧精美,更重要的是,这本画册的文字是中文。
叶列梅耶夫回忆说,他以列宾美院院长的身份曾先后九次访问过中国。第一次是在1991年乘坐国际列车去的。在那次访问中,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共同“碰撞”出了出版列宾美院彩色画册的创意。
“说起这第一本列宾美院的彩色画册,还有一段关于版权的小插曲”。 叶列梅耶夫饶有兴致地说。为了出版这本画册,天津人民出版社派专人来到列宾美院,现场拍摄照片。当中国摄影师朋友向院方询问版权问题时,时任院长叶列梅耶夫痛快地说:“这样吧,我们美院就收取你们500美元的版权费,这样回答可以吧?哈……”
列宾美术学院的第一本彩色画册是在中国出版的,而且是中文的!这本画册也许就是一段历史的分界点。由此,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向涅斯捷连科赠送齐白石作品精选画册
“一见钟情”——两国友好的见证
“我第一次到中国,接待我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当时的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我们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不,应该说是一见钟情!我们友谊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到他辞世,一直没有间断过。”叶列梅耶夫深情的回忆说。
叶列梅耶夫说,他的中国老朋友很多很多。中国著名油画肖锋、山石,中国著名美评家王仲,旅俄画家石仑等都是他的故交。
一个月前,中国美术界著名评论家王仲先生曾到圣彼得堡拜访叶列梅耶夫。两位老友关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亲情友情等话题的交谈,时而精辟犀利,时而委婉诙谐,妙语连珠、韵味无穷。告别时,两位老友久久拥抱,不忍分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说起友情,这里不能不提中国艺术家们的老朋友马克西莫夫。康斯坦丁•麦法季耶维奇•马克西莫夫是前苏联杰出的油画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被中国美术界所熟知,一度被中国画家吴作人称为“中国美术界的白求恩”。与他相关联的,是一个叫做“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历史产物,简称“马训班”。在这个班里,产生了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侯一民、何孔德等中国现代油画创作的一代中坚力量。
叶列梅耶夫说,他和马克西莫夫是多年的老朋友,他们曾在一起多次探讨油画艺术、中俄友谊等问题。当然,也曾有过意见相左的时候。光阴荏苒,现在想起来,那几十年前的艺术观点碰撞今天竟变得如此温馨……
一幅毕业作——一代天骄的缩影
叶列梅耶夫1957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他的毕业作品油画《列宁》问世,并由此一鸣惊人。
《列宁》所展现的画面,可以说是苏联那个历史时代的写照和再现。画面上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这幅作品也深为中国美术界所熟知,成为影响中国几代美术人的丹青楷模。
叶列梅耶夫回忆道,他9次访问中国,其中的一次意外相逢让他永不忘怀。在北京下榻的酒店,一个陌生人来访,来者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褶皱泛黄的纸展开来。原来,这是一张叶列梅耶夫毕业作品《列宁》的印刷品,1958年由俄罗斯《消息报》报社出版。来人说,这是他在“文革”期间冒着极大风险保存下来的,他的梦想就是能够有朝一日见到《列宁》的作者,并让这张印刷品得到作者的签名。三十年后,他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故事讲到这里,叶列梅耶夫眼里闪现着泪花……
一份恪守——万世相传的经典
关于油画的表现题材和艺术手法,叶列梅耶夫说:“我崇尚现实主义的题材和写实写生的表现手法,我会带着这个观点走进坟墓!”
除了严肃的、政治色彩强烈的作品《列宁》、《列宁和高尔基》、《胜利者》(正在创作中的巨幅油画)之外,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在叶列梅耶夫画室随处可见。有广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恬淡的花卉,浩淼的雪原,静谧的庄园,奔驰的骏马,娴静的小船……它们再现和升华着现实的真与美,凝固和放大着生活的爱与情。在叶列梅耶夫的手下,那一块块油彩变得如此充盈、灵性,极富冲击力和表现力,它们的合力撞击人们的视觉,冲刷人们的内心。
在艺术表现手法问题上,叶列梅耶夫说,他一直坚守现场写生的观点。写生,需要画家坚实的基本功底,它绝不是那些自冠以“现代派”者“啪啪啪”几刷子的浮躁和轻狂所能代替的,真正的写生艺术,不是急功近利者所能为的。经典要有时间的打磨,那是生命的一份恪守,所以才会演绎出百世流芳的神话。
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格的油画珍品,可以说是当今世界艺苑里的一片奇葩。当今人们对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认识还远未到位。前不久,在美国的一个拍卖会上,列宾的一幅名为《巴黎的咖啡馆》油画,虽然画面尺寸不大,终以1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大家都认为这个价格已经不菲。但我认为,当今国际艺术市场还远未能认识到俄罗斯优秀油画作品的真正价值。未来的历史,会是另一种局面”。这位年近九旬的俄罗斯艺术巨匠自信地预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