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6月18日,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主办,反映劳动者智慧及生活情趣的“首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在上海拉开帷幕。
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的展厅里,展览汇集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顾绣”、“竹刻”、“海派面塑”、“黄杨木雕”、“海派剪纸”、“何氏灯彩”、“金山农民画”、“石雕”、“海派绒线”、“棕编”、“紫檀雕刻”等两百多件作品,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上海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宽敞、气派的展厅里,由韩辉明用紫檀木雕刻的等比例缩小的“黄鹤楼”,其每一扇门都能打开,楼内的装饰均按原物制作,是此次展会最名贵的展品。海派剪纸“石库门的曙光”将申城的民居特征及市井生活刻画得惟妙惟肖,享有“石库门先生”之美名的作者李守白,其多幅作品已被海内外机构及收藏家收藏。本届展会还能看到早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民间艺人高秀芳巧手制作的顾绣“墨竹图”。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忻雅华对记者表示,上海民间艺术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经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反映了这座现代都市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也是现代城市精神在民间社会层面的艺术展现。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成果。
今天的展览开幕仪式之后,展会的手工作坊还举办了两场首饰创意和陶瓷创意彩绘DIY活动。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四十多位市民亲手制作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
2011年,博览馆将结合国内外民间艺术和非遗这两大主题,举办贯穿全年的十多项展览和活动,本次展览就是其中之一。展览开幕当天,博览馆手工作坊还举办了首饰创意和陶瓷创意彩绘DIY活动,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四十多位市民亲手制作出了专属于自己艺术作品。作为宝山区政府与上海大学区校合作项目,博览馆的手工作坊不仅将成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今后也将部分向市民开放,广大市民们可以在这里一试身手,亲身参与艺术品的设计、制作。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基地,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致力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按照计划,博览馆今年将结合国内外民间艺术和“非遗”两大主题,举办贯穿全年的十多项展览、活动,本次成果展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