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由文化部艺术司、文化部外联局、中国杂协、第七届中国文博会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杂技艺术“走出去”座谈会暨演艺产业交易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赵少华、董伟、边发吉、于芃、陶诚、舒晓、赵海生、杨树等领导以及曹晓宁、张红、安宁、俞亦刚、李亚萍、侯泉根、梅月洲、黄业松等出席座谈会。
中国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中国杂技从1956年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就不断获得优异成绩。孙泰的“口技”,金业勤兄妹的“车技”,夏菊花的“顶碗”,乔平海等的“转碟”以及战士杂技团的“板凳游戏”、“爬竿”等分别在华沙国际杂技比赛和世界青年联欢节文艺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而获得银奖、铜奖和其他荣誉的节目更多。
与会专家对中国杂技的现状作了深度剖析。大家认为,虽然我国杂技在国际赛场上屡获奖项,在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创汇的份额中占80%,但是中国杂技“走出去”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节目质量和艺术水准与我国杂技大国的地位不尽相称、各团体之间恶性竞争、杂技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中国杂技对外商演的话语权还较弱且尚处于被动局面、缺少现代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等问题。专家建议,中国杂技艺术“走出去”,重点要建立现代经营管理机制,推进杂技产业化步伐;充分吸收中华文化精华,不断强化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创作;依托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大力倡导文化与经贸齐头并进;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实现杂技可持续发展。
中国杂技的艺术特色,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特别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彩戏法的演员也都要有扎实的武功基础。
第二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如“走钢丝”中种种惊险的表演,都要求“稳”。
第三是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 第四个艺术特色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最能表现这一艺术特色的是“蹬技”节目。
第五是超人的力量与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例如,在当代的《千斤担》节目中,一位老演员手举脚蹬同时举起四付石担和七、八个演员,负重达千斤以上,表现了超人的力量。
第六是大量采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有生活气息,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
第七是古朴的工艺美术与形体技巧的结合。例如,“耍坛子”、“转碟”等表演把中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融在一起。
第八是中国杂技有着极大的适应性,表演形式、表演场所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第九是中国杂技有着严密的师承传统,又与姐妹艺术关系密切。中国杂技的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但同时它又从戏曲、舞蹈、武术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这些艺术特色构成了中国杂技的独特魅力。
会后,举行了演艺产业交易项目签约仪式,完成了两项杂技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100万元。其中,武汉杂技团和北京环球马戏娱乐有限公司签约金额600万元;沈阳杂技团和巴西快乐时光娱乐公司签约金额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