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 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自幼聪颖勤奋,7岁启蒙,12 岁师事宿儒寿镜吾,在三味书屋攻读诗书近5年。课余喜杂览,爱读野史笔记。13岁时, 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在长期患病后早逝,家道中落,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备感世态炎凉,发愤告别封建“正道”,决意“走异路,逃异地”,于18岁时考入无需学费的江南水师学堂。旋因不满该校
“乌烟瘴气”,改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春,被官费派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并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革命党人一起,积极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因痛感中国人的愚弱,以为改造中国人的精神重于医治人的内体,于1906年毅然中止学医,选择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救国救民的毕生奋斗道路。
1909年夏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12年2月,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到该部任职。5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1902年至1926年夏,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其新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1930年3 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积极参与筹备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他撰写的数百篇投枪、匕首般的杂文,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建立了特殊功勋,从而成为中国新文学奠基人。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一生著译甚丰,有多种版本《鲁迅全集》问世,并译成50多种文字,传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