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教改的大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教材中增加适量的有时代精神,很经典的“新作品”所更替,实属情理之中。但教改中学教材必须理性,而不是盲目,更不能在思想、功利等方面有一点瑕疵。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各地高中语文课本删除多篇鲁迅名作近日引发广泛关注,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之为“鲁迅大撤退”。《阿Q正传》《雷雨》、等这些很多人心目中的 “经典”为何被踢出?中学语文课本的这种“大变脸”对老师和学生们而言到底是喜是忧?
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是很多中学师生的共识,甚至在中学校园里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但是在很多学生看来,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鲁迅的文章都是重点篇目、考试必考,考试题偏难偏怪,学起来艰深、费劲,但其实对待鲁迅先生的文章,他们并不抵触。
孩子们并不是不喜欢鲁迅及他的文章,而是不喜欢考试制度下的鲁迅的文章,但对于课本中不再出现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不少人仍唏嘘感慨,网络酷评更以另类的方式评价说:鲁迅是教材改版中最大的“输家”。实际上,这种争议早在2004年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之初就有,一度还出现“金庸与鲁迅之争”,网络上盛传《“金庸取代鲁迅”有点可怕》、《可怕的是“粉丝”编委会》之类的文章。有记者曾追问北京市新版教科书的主编顾德希,你为什么删掉《阿Q正传》,你是不是增加了《雪山飞狐》?顾主编无奈地说,“编写新教材不是在哪套教材的基础上删减或增加的,是全新的,正确地说法是我选了哪些文章,我只是没有选《阿Q正传》。”
与各地教材改革变化相似,北京版语文课本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增加了很多中外当代文学的新内容。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铁凝的《哦,香雪》、贾平凹的《秦腔》、阿城的《棋王》等文学作品被选入教材。不少脍炙人口的外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也进入了教材。编委之一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强调,这次教科书的编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至于《六国论》、《过秦论》等古文,则放入了课后的文学选修积累模块。
郑州外国语中学语文教师陈闪闪:如果仅仅只是中学生这个年龄喜欢的作品,他们也会觉得很无趣,会觉得这个太浅显了,没有挑战性。有符合他们这个年龄身心特征的文章,也有高于他们年龄特征的文章,也是一种引领。趣味和引领应该是兼顾的。
北京人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艳也强调说,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不乏一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典范之作,但除了这些,一定量的经典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人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王艳:学生觉得改动挺新鲜的,但是我个人有些忧虑,因为孩子们并没有太高的审美的趣味和追求,如果教材里不再涉猎这些经典,对他们的思想审美鉴赏能力的引导是不是就欠缺一点?
正因为新课改更突出了时代性、创造性、灵活性,更加放开了教材的编纂,语文教材才迅速从人教社“一统天下”发展为各地版本教材“群雄并举”,有的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选择使用不同的版本。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材选用的权力可以完全下放。教育部会严格采取措施规范各地高中课本的审定,保证对教材编写、审查和流通的监管力度。
《第一财经日报》:教育需要鲁迅
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关于鲁迅先生用词生癖且晦涩难懂的诟病一直以来不绝于耳,在教改的时代背景下,尝试减少鲁迅作品比重的做法无可厚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教材编写主体的多元化,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数量”有所减少并为“新作品”所更替,实属情理之中。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语文课终归不是鲁迅作品欣赏课,语文教材容纳更多、更广的作者与多种元素,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鲁迅作品该撤还是不该撤”本身是一个伪命题。鲁迅先生的部分文章在各地语文教材中的“退出”,并不代表着否认鲁迅作品的价值,因此没有必要上纲上线。笔者以为,与其喋喋不休地“挺鲁”或者“反鲁”,不如做些有益的思考:鲁迅作品的真正价值何在?我们需要让孩子们学习的是鲁迅文章的“内涵”,还是局限于文本?
鲁迅先生的作品不是完美的,但鲁迅文字中却蕴含着一个丰富灵动的精神世界,有刚烈的风骨,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性,有尖锐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在我看来,这些的价值远远甚于文字本身,这正是鲁迅先生作品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客观地说,鲁迅先生对于一些文学典型人物的创造,对于国民性的揭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也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并且仍然深具现实的批判意义。而在当前的社会语境和教育大环境下,个人认为,中小学生尤其需要传承鲁迅式的批判与质疑精神。
事实上,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千篇一律的“听话”式、灌输式教育,再加上对“师道尊严”的过分强调和渲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已变成了奢侈品。一些学生的个性被扼杀,思想被禁锢。曾有专家指出,我们已经培养出了相当一部分缺乏质疑和理性叛逆精神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悲哀——而反过来说,这也正是鲁迅作品存在的意义。不是鲁迅需要课文,而是教育需要鲁迅。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铁仙所言,鲁迅当前在语文课本中不可取代的位置是由鲁迅的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决定的,“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因此,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多寡与数量,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阅读鲁迅作品的载体不仅是教材;重要的是我们要真正读懂鲁迅,将鲁迅作品的内涵——那些饱含着对于国民性、社会正义、人生意义等的深切人文关怀,传授给学生,从而引起独立思考。如此,则鲁迅先生幸甚,教育幸甚,国家和民族幸甚。
《北京青年报》专家热议:语文课里鲁迅不吃香了?
鲁迅就是“三个家”、鲁迅的错别字叫“通甲字”,我们的错别字叫错别字……这些都是某大学老师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披露的90后大一新生在“我观鲁迅”作业中的回答,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针对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刚刚落幕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大部分与会学者和老师认为,鲁迅代表着20世纪最高的文化存在,他在课本中的意义使得我们文化的精神、民族的品格、文学的品格提升了,“鲁迅作品不仅不可或缺,还应在教材中适当增加。”
有人指出学生反映鲁迅作品“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员吴长华就在会上提出《阿Q正传》根本不应该进入中学教材,“有些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理解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择鲁迅的作品应少而精。”
然而,在论坛现场,大部分学者和老师显然不这样认为,“‘难’根本不是借口,屈原的《离骚》难不难?过时一说更可笑,经典是完全可以跨越时代的,2000多年前的孔子难道也读不懂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反驳道。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呼吁,“中学要读《阿Q正传》,大学要读《阿Q正传》,研究生也要读《阿Q正传》。每个阶段读都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就跟小时候读唐诗宋词一样。”
中山大学邓国伟教授认为,“教材选文根本不应该从难易等技术性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这样就走偏了,如果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们就有很多的理由来排斥鲁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也强调鲁迅的作品有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鲁迅的精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无论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文化性’来讲,鲁迅的作品都应该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对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减少,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媒体过度阐释,“这是很正常的调整,这次可能少了几篇、下次可能又多了几篇,数量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鲁迅的作品有很多,应选择哪些、如何阐释才是最重要的。”
在鲁迅论坛上举行的语文老师现场课堂演示上,记者发现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对于鲁迅作品的“阐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也存在老师对整体作品把握不到位的情况,来自江阴的徐杰老师带头自我反省道,“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过,甚至1/2也不到,我们自己因为读得少,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这就导致了我们自己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把鲁迅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