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频道 > 学术研讨 > 详细内容
“三俗”是捧出来的 提高美育才是当误之急
作者:无极大师  发布时间:2010/8/23  阅读次数:9218  字体大小: 【】 【】【

     现在的中国教育重分数,而不重美育教育,现在太多的中国年轻人的国学基本算得上是文盲了。在美育教学上,一到初三艺术类课程就停了,有的学校音乐课是数学老师兼的,这样“书傻子式”的教育给整个中国社会留下许多后患。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三俗”并非大众文化的必然  

  抵制“三俗”现象,得警觉文艺创作的一味娱乐化,重视人文关怀,提倡心灵阅读;还应关注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正是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将观众绑架了。他们低估了观众的眼光,俗化了人民的心灵

  日前,中央研讨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抵制“三俗”,十分重要。在我看来,“三俗”中,庸俗是要害,低俗是现象,媚俗是集中表现。因为,庸俗的后面是一个人、一个社会失去向上向好、自强自立自新的目标,进而跟着流俗走,甚至讨好、献媚于这种低端的价值取向。

  抵制“三俗”现象,得警觉文艺创作的一味娱乐化,要重视人文关怀,提倡心灵阅读;要强调艺术创作服务大众,在反映生活和人民感情方面充分大众化的同时,强调文艺创作在精神上陶冶人心,在强调艺术语言浅显明白之时,也要强调思想的深刻性,担负好文化引导人们向上向好的使命。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三俗”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观众喜欢,仿佛“三俗”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这点,我们尤其要甄别清楚。

  文化艺术有两个衡量标准。一个是历史的:一首诗一首歌,千古绝唱,一本书一张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时代高峰,这就是历史的评价;一个是人民的:人民喜欢,人民传颂,它成为人民的心灵表达,成为一个民族的心灵特征。

  但人民不等于大众。人民是历史性的概念,大众是日常生活的概念。大众的文化往往带有一时一地的风俗气象,但不等于低俗、媚俗、庸俗。只有当流俗中的某些低端的东西,在市场机制中被夸大复制,才成为“三俗”。

  要抵制“三俗”,还应关注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有些媒体人太年轻,对许多事情缺少准确的判断。他们在心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大众群体:这个群体是不喜欢读书的,不喜欢讲大道理,是乐于嘻哈打闹的。上个月,我应邀参加一个电视台的吴冠中先生专题节目的录制。当我介绍吴先生的艺术和精神时,一位编导冲上台要主持人闭嘴,说边上的青年学生快睡着了。但边上的学生却齐声答复:我们没有睡着,我们愿意听。

  正是一些媒体的“稚化”现象,将观众绑架了。他们低估了观众的眼光,俗化了人民的心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在今天这个媒体社会与大众文化相纠结的时候,青年朋友尤当注意。

  我一贯主张,文化工作者要做到八个字:行健、居敬、守律、常乐。我们文化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珍惜大好时机,领认时代的使命,努力学习,自觉与“三俗”划清界限,在文化传承与普及中,与人民共同提高。  

反低俗如何不被低俗化  


  所谓“三俗”,就是低俗、庸俗和媚俗。“反三俗”在时下已成了一个热词,但对“低俗”这一概念应如何定义,由谁界定,还众说纷纭。“运动式”管理的思路也曾在中国的文化领域很盛行,只是公众已经学会了对打着各种旗号和名义的运动进行反思和嘲讽,郭德纲一句“您一高雅,我就低俗地笑了”就让有关部门的权威在观众的笑声中轰然倒塌。    
  

  值得警醒的是,非理性的情绪对抗很难带来社会的实质性进步,媒体也不应对此推波助澜。谢丽尔·吉布斯在《新闻采写教程》一书中提出“公共新闻学”的观点,认为媒体不应只报道极端对立的双方观点,而是应着重于更为温和的中间意见,将目光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笔者认为,寻求社会道德的“最大公约数”,同样离不开民众的充分讨论和参与。应该看到,“俗”本是人性的一部分,俗并不等于低俗,没必要将其一棍子打死,因其并不危害社会。而对于公共领域的低俗现象,可通过作品分级制度限制其传播范围。  

  凤凰网曾作过一期关于“反低俗”的民意调查,有57.6%人主张采用法律规范的方法,支持政府管制和媒体自律的分别为16%和24.3%。在一些研讨会上,也有学者认为对待不同层面的低俗信息应当有不同的治理手段,不宜笼统一刀切。  

  其实,通过立法来谋求共识,行政部门依法而行,让民间成为反低俗的主力军,反低俗才能不被低俗化。    

    在抵制低俗文化的声音中,人们几乎都对准了一个自称什么“姐”的女孩子。然而,她的实话实说“我是社会大众捧出来的,是一个个网民顶帖顶出来的,所以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犹如一颗炸弹,响在人们浅层思考的深处。    

  她说得不错。事实上没有媒体和公众这块土壤,“三俗”怎会从天而降?既然是反“三俗”,我想主体首先应该反省。


  只要有土壤,一粒种子就是一片森林。所以,我认为,反低俗当先向内看,要把土壤中的“低俗”元素清除掉,才能把土壤这个大地母亲的怀抱,送还给中国文化的根。  


                                                                                                 综合《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