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我们听见合肥的城市口号:“两个胖胖欢迎您”和宜春的口号:“一座叫春的城市”,不知感觉是什么?但有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全世界有一点品味的人听见后非常难受,一定会认为这个城市是原始社会中山野里的一个小村庄。也难怪这些城市刚花大价钱推出来一个口号,立刻就被网民批判得体无完肤。
网民认为当下很多城市口号都过于雷人,比如“上海,精彩每一天”被指来自护肤品广告;海口的“娱乐之都”像为坊间传闻提供证据;而“现代化魅力型区域中心城市、沿海强省省会”,被称为 “打死也猜不着”的谜语——答案是石家庄。重庆策划的“没到过重庆,不了解中国”,一度当选“十大雷人口号”之首,因为这口号就像一道万能填空题,能替换成任何地名。
网民对城市口号的反感和嘲讽,虽多数出于直觉,但不能不说这直觉是准确的。今天弥漫各城市的口号热,不过是浮躁的政绩病和城市病的一个表象。
城市和文化的关系不言而喻,非常古老。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城市,都有它们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形象。一座城市如果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市民才可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一个简单道理,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城市名头,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不是当政者策划的,它代表了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
分析那些著名城市的文化形态,我们会发现除了表象的物质文化,如建筑、服饰、饮食的不同外,更为深层的还是城市所奉行的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这些文化价值观有的源于文化传统,有的源于宗教文化。比如伊朗首都德黑兰,城市风貌展示的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与欧洲信奉基督教的一些城市,无论在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层面,都有巨大差异。再如雅典,之所以当年能成为名城,是因为它充分承认了个人在城邦中的价值。正如伯里克利当年语录说的那样:“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
1949年后,中国有风格的城市文化大多都消失了。表面上看,这是由于现代化的开放性,使城市和市民关系疏远了。但历史地看,还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整体缺失。
由于意识形态切断了民众与文化传统及宗教的联系,等于切断了城市文化的价值来源。而一个没有独特价值观的城市,是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在当下,连地方政府官员的价值认知都趋于简单化、绝对化,把财富看作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气氛中要建设独特的城市文化,几乎是一种奢谈。
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文化所能做的,不过是城市制度文化的建设。城市制度文化,要以唤起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为目标,也就是建立一种市民可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而不仅仅是提一些大而无当的口号。文化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而精神的形成是复杂而缓慢的,需要漫长的成长期,绝不可能通过策划几个方案、空提几句口号,就能一蹴而就。只有当市民拥有了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才开始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