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严隽琪,博士,教授。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浙江全省上下对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浙江人“敢于闯天下、重商不轻文 ”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调研中,我们处处感觉到浙江党政领导部门和浙江文化界对于文化立世、文化兴邦的高度自觉和不懈努力。浙江在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上创造了许多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做法、经验,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我认为,浙江文化的发展与领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浙江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发展规划、有政策设计、有资金投入、有平台、有渠道。
文化是一个太大的题目,有大文化、小文化,有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有文化走出去、文化请进来,做好文化走出去这个题目,心中一定要有大文化建设这个大题目。文化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它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际交流不可分割。有的学者提出,文化经济的时代已经呼之欲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我认为文化产业承担着四项重要任务: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三、文化能够促进心灵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和谐;四、文化对争取世界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偏见和误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我认为中华文化必须继续对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与交融,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与必然要求。
浙江通过对内对外文化交流,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努力打造文化强省。在宏观政策规划层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对外交流的规划和纲要。我认为,各地方在现有的文化产业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文化特色,推进文化走出去。在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文化出口扶持的政策,出台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文件,尽快形成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政策体系。
前不久,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同志汇报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注意到,对外文化商业演出每场平均收入只有几千元,这带给我们一个启示与思考,就是要重视培育市场主体,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通过多元融资、资本重组、产权交易等手段,在出版、发行、影视、演艺等待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经营模式新、科技含量高、跨行业、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各级政府还应改善管理和优化服务,进一步放宽对文化企业的出境出口审批政策,减少出境出口审批程序,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为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考察市场、在境外投资、向海外输出版权、产品和服务出口通关等提供便利和优惠。此外,文化企业走出去,还要重视发挥NGO(非政府组织)在其中的桥梁作用。
我在非洲访问时,发现不只一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对浙江义乌非常熟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为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我认为在出口的商品中加上文化创意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文化离不开物化品,我们不能就文化谈文化,必须要借助物化的外壳与渠道推进文化走出去。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内容为王。要充分发挥各地的人文资源优势,整合各级政府和民间的资金资源,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度的优势文化品牌,着力打造具有深厚艺术内涵、鲜明地方特色、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文化精品,形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品牌和名片。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基于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解,浙江各级政府和文化企业,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企业走出去必将经历一个从弱小、低端、赔钱到强大、高端、赚钱的较长的过程,经历从送出去到卖出去的漫长历程,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中华文化一定能走出去信念的支撑下,安心地打造精品,耐心地培育国际市场,敏锐地捕捉中华文化走向境外、走向国际文化市场的每一个机遇。这正是在推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应该坚持的科学发展路线。
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中华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为动力的和平发展,是和谐的发展、绿色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是排它性的,而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去的中华文化要让世界感受到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今天的中国人在做什么,当今中国人的精神价值是什么。意识形态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核心,我相信,中国与其它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阻碍,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符合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