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学快报 > 详细内容
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主流文化应走的道路
发布时间:2010/4/7  阅读次数:14257  字体大小: 【】 【】【

     在网络语言出现“悲剧”写作“杯具”,把“喜剧”写作“洗具”做为民间网络语言,可以出现,但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的使用,早有规定。但是,语言词汇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字词,一定会反映在新闻媒体中,这毋庸置疑。近些年来,由于外来语的交流、社会流传的和以网络为主的语汇,其使用和公众认知已经很普遍了。比如:“粉丝”“雷人”“对对碰”等等,IT业的字库也不断更新丰富这些时尚语汇,这不足为怪。  

  但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早有规范化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新闻界也有遵守国家语委规定的要求并在过去较长时期执行得较好。可是,近些年脱离规范的字词语汇大量出现在我们各种正规媒体上。这值得重视。  

  对于“粉丝”、“雷人”等词汇,已广为大家所接受,这类词汇可否做为汉语发展丰富的认可,是国家语委工作范畴内的事,现在大有使用促进认可的趋势。本文不做重点讨论。  

  有一些字词,比如:网络上发明使用的不但字典上没有,字库里也不是都有的字:“囧”“烎”等等,不少媒体使用并做为标题用字。这就不妥。常此下去,会搞乱汉语规范。建议新闻管理部门应发出规定,在国家语委未正式认可这些新造的字之前,媒体不要使用。还有一些词汇,也是一些人在网络语言使用的,比如:把“悲剧”写作“杯具”,把“喜剧”写作“洗具”这类的以同音字词代替正确字词的做法,做为民间网络语言,可以出现,但最近,仅北京主流媒体中,就有出现在大标题上的。这对于净化纯洁中国语言文字,毫无好处。这实际上就是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宣传错别字。试想,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生,以这样的字词写作业做作文,老师能不扣分吗?  

  笔者建议尽快出规定,禁止媒体使用有明显错别字嫌疑的字词,以免扰乱规范的汉字环境。

  【网友再评】

  小吴:(作者)所提的问题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现在的媒体不知怎么搞的,总拿媚俗当有趣,实在有伤风化!

  小家伙:说真的,有时候我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和时代脱节了!但是管起来一定有难度,不可能管,还好《新闻联播》里很少说这些。

  埂上草:充斥在新闻媒体上有不少“雷人”的“语言、文字”,已经不是让人苦笑不得的问题了。金钱、脸蛋、关系......变成“择优录取”的依据,“道德、文化”的水准必然下降。  

  萝卜菜脯:杯具之类不宜在正规的媒体使用,只能是民间俚语。  

  傲雪:中国主流文化应走向何方?中国主流媒体该如何走向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吴贻弓导演的论述确是言简意赅。“现在的媒体不知怎么搞的,总拿媚俗当有趣,实在有伤风化!”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