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网络语言出现“悲剧”写作“杯具”,把“喜剧”写作“洗具”做为民间网络语言,可以出现,但新闻媒体的语言文字的使用,早有规定。但是,语言词汇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上出现的新字词,一定会反映在新闻媒体中,这毋庸置疑。近些年来,由于外来语的交流、社会流传的和以网络为主的语汇,其使用和公众认知已经很普遍了。比如:“粉丝”“雷人”“对对碰”等等,IT业的字库也不断更新丰富这些时尚语汇,这不足为怪。
但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早有规范化使用语言文字的规定,新闻界也有遵守国家语委规定的要求并在过去较长时期执行得较好。可是,近些年脱离规范的字词语汇大量出现在我们各种正规媒体上。这值得重视。
对于“粉丝”、“雷人”等词汇,已广为大家所接受,这类词汇可否做为汉语发展丰富的认可,是国家语委工作范畴内的事,现在大有使用促进认可的趋势。本文不做重点讨论。
有一些字词,比如:网络上发明使用的不但字典上没有,字库里也不是都有的字:“囧”“烎”等等,不少媒体使用并做为标题用字。这就不妥。常此下去,会搞乱汉语规范。建议新闻管理部门应发出规定,在国家语委未正式认可这些新造的字之前,媒体不要使用。还有一些词汇,也是一些人在网络语言使用的,比如:把“悲剧”写作“杯具”,把“喜剧”写作“洗具”这类的以同音字词代替正确字词的做法,做为民间网络语言,可以出现,但最近,仅北京主流媒体中,就有出现在大标题上的。这对于净化纯洁中国语言文字,毫无好处。这实际上就是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宣传错别字。试想,如果我们的中小学生,以这样的字词写作业做作文,老师能不扣分吗?
笔者建议尽快出规定,禁止媒体使用有明显错别字嫌疑的字词,以免扰乱规范的汉字环境。
【网友再评】
小吴:(作者)所提的问题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现在的媒体不知怎么搞的,总拿媚俗当有趣,实在有伤风化!
小家伙:说真的,有时候我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和时代脱节了!但是管起来一定有难度,不可能管,还好《新闻联播》里很少说这些。
埂上草:充斥在新闻媒体上有不少“雷人”的“语言、文字”,已经不是让人苦笑不得的问题了。金钱、脸蛋、关系......变成“择优录取”的依据,“道德、文化”的水准必然下降。
萝卜菜脯:杯具之类不宜在正规的媒体使用,只能是民间俚语。
傲雪:中国主流文化应走向何方?中国主流媒体该如何走向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吴贻弓导演的论述确是言简意赅。“现在的媒体不知怎么搞的,总拿媚俗当有趣,实在有伤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