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巴州皮影”源于北宋初期,明、清时尤为盛行,遍布巴州城乡。前些年,每逢节庆,人们争相邀演,以悦乡里。然而,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作为老巴州的标志之一,“演尽世间悲欢离合与恩怨情仇”的巴州皮影渐显市场萧条、人才匮乏。如今,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凿进行棰刻,刻好后上色。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又称亮油)浸泡,泡得越透明越好。干后用粗麻绳将13处关节部位进行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行业称“桩”,在桩上上三根提签(背部和手)供走影之人操作。只有人头分开单独制作,演戏时按人物角色变化需要装上人头即可。巴中皮影演出中,常有“桩”80多个,男女人头100多个。有“全堂”和“半堂”之分。全堂为4把椅4匹马,半堂为2把椅2匹马。又把“旱排场”和“水排场”全都齐全者称为“全堂影子”。
“面临消亡和失传的威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巴州“肖氏皮影”第6代传人肖德秋告诉记者,1983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见识了川剧的变脸艺术。一直就喜欢琢磨表演的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将川剧变脸与皮影表演巧妙结合,恐怕有看头!”
于是,肖德秋遍访川剧表演名家,钻研起变脸绝技来。他发现,在皮影上变脸难度很大,必须由两个人来操作。一个人操作皮影的下部,另一个人则负责拉动皮影的头部快速变化,而且两人动作配合必须默契。此外,肖德秋与业内同行李玉湘等在皮影造型、雕刻、表演上也积极创新:独创 “马靠”、“马盔”、民间门神独特造型;将“皮格子”改进为易于修饰的“纸格子”;皮影除“变脸”外,还融入打击乐伴奏、川剧唱腔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7月,肖德秋融合巴州皮影和川剧变脸艺术的新作《桃山救母》《洪龙配》亮相成都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广受好评。民俗专家江玉祥称巴州皮影是“四川最好的活态皮影”。
当时,巴州皮影已经可以变脸3次,“但这并不能完全适应演出需要,”肖德秋说,在《孙悟空大闹天宫》这出剧中,由于角色外形变化大,要很好地诠释孙悟空及众神的多种变身,必须在多次快速变脸上下功夫。经过苦苦思考、反复实验,如今,肖德秋已经可以为皮影变脸5到6次。“皮影演出剧目多达几百个,由于时代的进步,艺术的发展,很多剧目剧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赋予它更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