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艺方针 > 详细内容
全国文艺界深切怀念画坛巨匠张仃
发布时间:2010/2/22  阅读次数:15404  字体大小: 【】 【】【
  昨日,中国美术界痛失了又一位巨匠。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开创者、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消息传来,美术界一片悲痛,美术家和美术机构负责人纷纷表达了对这位令人敬仰的造型艺术家的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江在听到张仃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回忆起去年春节时看望张仃先生的过程。他说,张仃先生是中国美术界的全才型人物,他自上世纪30年代投身中国革命美术事业以来,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中国画等诸多方面均有显著的贡献与深入的探索。他既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战士,同时又是工艺美术和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尤其是他晚年在焦墨山水画方面的创作,为祖国名山大川立传,弘扬民族精神,在美术界影响非常大。他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不可弥补的损失;中国美协在近期将会专门组织学术文章纪念张仃先生的艺术人生和美术成就。  

  著名美术家、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袁运甫表示,张仃先生是共和国美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美术创作方面,他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对创造力呼唤的回应,而其在新中国美术教育、美术理论方面也是有功之臣。袁运甫至今对改革开放之初,以张仃先生为首的艺术家们创作首都机场壁画的情景印象深刻:“我们当时早上8点到工地开始创作,一般凌晨3点才能收工,张仃先生带着我们,互相切磋画艺。他带头画了《哪吒闹海》那一幅壁画,并且非常关心其他画作的进展情况。”袁运甫回忆,在创作中,张仃先生总是问大家“线怎么样了?”,意思就是对线条的把握和处理是中国美术的基础,琢磨对线的使用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用今日的语言展现出时代的新风。“张仃先生在画《哪吒闹海》时,还特地请来研究敦煌和永乐宫壁画的老师,用传统的方法为首都机场壁画着色,这与当时我们选用的尚算新颖的丙烯绘画方法两相辉映,展现出中国壁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多样可能,同时他的很多创作与探索也带动了中国壁画、中国设计事业的兴起。”同时他还表示,今年1月25日成立的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将会提出如张仃先生的教育思想、张仃对中国画传统的探索与研究、张仃审美思想探究等诸多课题进行调研,旨在继承张仃先生的事业,总结老一辈美术大家的思想与经验。    

  雕塑家邹文表示,张仃先生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美术大师中,唯一一个在每个10年都有代表作品问世的艺术家。他以其丰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产量,对新中国美术事业产生重要而特殊影响,做出了极大贡献,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张仃先生的逝世,令我们失去一位良师,也给先生的亲朋挚友带来了深切的悲痛,中国美术界、教育界尤其清华大学,为失去这样一代宗师而痛惜。张仃先生留给人民享用的艺术成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流芳于世,深深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张仃先生的夫人理昭女士说,感谢美术界对张仃的关心;按照张仃先生生前的愿望,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清华大学方面表示,将于近期举行张仃先生追思会,缅怀这位20世纪中国的美术大家。  

  张仃,号它山,辽宁黑山人,1917年出生。1932年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后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1945年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平津学生班班主任和东北画报社总编辑。1949年设计全国政协会徽与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负责和参与开国大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工作,设计天安门广场大会会场和新中国第一批纪念邮票。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领导中央美院国徽设计小组参与国徽设计。1957年调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一副院长,1981年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后离休。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仃担任美术系第一工作室博士生导师。张仃历任中国美协常务书记、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张仃70余年的艺术生涯,跨越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门类,以其丰沛的艺术激情与超常的艺术能量纵横捭阖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学院与民间的张力语境之中,成为解读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经典文本。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