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节是否需要申遗,我的观点和冯骥才先生不尽相同。一方面,我赞同他说的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只要是濒临灭亡和逐渐消失的文化,都需要去保护、去留存。因此,虽然春节依旧是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春节本身并没有亟须抢救的风险,但是传统的“年味”却在春节的火热中逐渐淡去。这些来源于悠久传统的年味是春节的文化特征之一,现在它们更多地存在于各种“文本”。从珍惜文化和保存传统的角度看,这些未流行于现实生活的年味当然需要申遗。
但是,另一方面,我对春节文化却有另一个看法:什么是春节文化?以传统春节习俗为内容的春节文化当然是一种意义上的春节文化。但是,当这样的传统存活于“文本”之中,缺乏现实活力时,是否应该把这种看上去很完美的习俗,当成是界定春节文化的固定标准?再说,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文化的定义太多了,但如果我们把人当成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最基本含义其实就是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这个层面看,那些远离了文本中春节传统习俗,但依旧热闹的春节到底有没有文化呢?这种文化可能还未成形,但无疑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甚至,我觉得随着群体的分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不同群体对春节文化的理解也在逐渐地产生差异。年老的人,可能还在坚持着春节的传统,该送灶的时候送灶,该守岁的时候守岁,该吃啥的时候吃啥,他们过节讲究的是“按部就班”,春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习惯,就是一个仪式。而年轻人早已把春节当成了一次可以放松的难得假期,他们未必知道该如何过传统的春节,他们未必喜欢看大年三十的春晚,他们未必在要吃饺子的时候吃饺子,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选择过一个不同的春节。
这样的分化其实是一种必然,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春节不太可能以统一的方式出现。很多春节的习俗和仪式,从文本走进现实确实存在困难。当然,这样的分化并不会导致春节魅力的消失,原因除了不同群体可以从春节各取所需之外,还因为春节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相通的。如团聚,亲情,希望。这些东西是本质的,它们需要一些外壳,春节就是一个合适的外壳。而至于这个外壳是否与从前一样,其实是不重要的,就像拜年的习俗一样,当人们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离家庭成员越来越远时,见面拜年与短信祝福,网络祝福,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
如果不把春节当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把文本上的春节当成是一个固定的答案,春节文化其实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年味,一种是日趋多元的过节方式,这两种文化有重叠可未必能够对接,但这两种文化可以汇聚、融合成一个更完整的春节。对于那些逐渐被淡忘的年味,当然是需要申遗的,这种申报有助于人们记忆的牢固,但同时,申遗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春节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对于越来越多元的过节方式则不必反感,不必以拯救春节的名义,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传统春节的坚守者。 选自:《西安晚报》
单士兵:文化遗产保护应从符号转向内容
春晚是一种文化创造,春运是一种文化驱动。在“年文化”的心理背景下,春晚这样独特的文化模式可以获得普遍认同,春运可以调动数以亿计的国人回家过年。真的无法想象,这世间到底还能有怎样的文化精神力,可以超越这种春节文化的能量与魅力。
其实前两年就有专家建议将春节申遗。比如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就曾经发出呼吁——“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 在文化保护方面,特别是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冯骥才先生这些年更是做了大量有意义有成效的事。现在,他又把春节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提高到新的高度,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这样的吁请无疑体现保护春节文化的迫切性。
事实上,今天的春节文化也面临式微与尴尬,特别是在西方节日在中国勃兴的包围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冷落自己的节日传统,对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精神的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温情与敬意。在全球化竞争的丛林中,只有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那种对传统文化随意怠慢的行为,恰恰就是弱化我们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肇因。
如果把春节放在申遗工程首位,对于保护春节传统节日文化,无疑将产生重要的符号提升意义。文化是根植于特定的符号体系中的,任何轻视文化符号的做法,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春节”的符号意义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与辐射,那么,春节传统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依托。这方面此前已有教训,比如,韩国“江陵端午祭”前几年的申遗成功,就让无数国人产生过强大的隐痛。通过春节申遗来以“官方意识”把春节纳入到联合国保护的“世界非物质遗产”,自然有利于遏制年文化的符号消失。
当然,任何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都不应该仅仅将视角放在强化符号意义上,对于春节文化同样如此。现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击,要保护我们的年文化,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一,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唤醒人们关于春节民俗传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今天必须为春节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来捍卫春节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
毕竟,诸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之类传统民俗,在今天一些地方已经越来越失去市场。而春节也注定不能靠那一台春晚就能彻底包裹其节日文化的内涵。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经常感叹“年味淡了”,也就是因为我们在传统文化继承的同时,忘记了发展才是继承的最后依托。任何文化如果失去创新的源头活水,最后注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同样,这些年春节文化的缺乏创新,也正是造成春节成为消极怀旧的对象,而没有产生精神重塑价值的原因。
也就是说,仅仅以申遗来保护春节的符号是不够的。保护春节文化,不仅在于保护节日文化的符号,更要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现在,如何真正增加春节在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的综合力,对春节的文化活动进行改造,为之注入现代文化的元素,使传统春节成功的实现向现代节日的转型,使之既获得国民喜欢,又得到了国际认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课题。如果不能实实在在做好这样的课题,年味越来越淡的春节,注定走向文化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