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影视新闻 > 详细内容
电影《孔子》虚构本能使电影“中庸”
发布时间:2010/1/28  阅读次数:25816  字体大小: 【】 【】【
     近日,电影《孔子》首映。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工作部在五道口电影院包下了一个整场。获得赠票的,主要是兼任学校“德育辅导员”的研究生们,作为对一年辛勤工作的慰劳。但这部以儒家文化和孔子精神为标榜的大制作电影,对“德育辅导员”们却没唤起足够的共鸣。

电影从52岁的孔子就任鲁国大司寇,推行“堕三都”政策开始,然后是齐鲁两君的夹谷会盟,主要靠动画大场面制造视觉效果。后半部分是周游列国,节奏平淡拖沓,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贯穿始终。相比往年的《英雄》、《赤壁》等历史大片,《孔子》还算中规中矩。但对“圣人”的敬畏限制了编导们的虚构本能,使电影“中庸”而不够精彩。

周润发主演的孔子形象是全剧主打亮点。但周的表演太过自信,这种状态可能更适合表现一位黑道老大而非学者。电影开始时,孔子刚刚被提拔为大司寇,进入鲁国的权力核心。对一个出身贫寒的士人来说,这是环境的巨大变化,需要适应的地方很多。所谓“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要用一种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态度来学习这一切。后来谒见素有淫荡之名的南子,孔子的心态肯定也颇为紧张。但周润发的表演没能表现出这种立体感,他一直在用不经意的眼神睥睨众生,几乎自信到了自我炫耀程度。也许这正是演员和编导心目中的圣人形象。但孔子平生从没觉得自己是圣人,事业失败的时候也会怀疑自己的道路,需要弟子给他打气。其实,历史上孔子要丰富、有趣得多。

缺席的阳虎

孔子前半生主要是治学、教书,然后是从政、下野,周游列国,这些经历都和一个同龄人——阳虎有密切关系。电影中完全剔除了阳虎这个角色,却夸大了鲁国国君(定公)对孔子的影响。这不符合历史(当时鲁国三桓专政,国君只是傀儡,没有用人权),也削弱了电影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性。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阳虎是小贵族出身,两人在少年时曾有过一次口角之争。孔子尚未从政的时候,阳虎已经是季氏家族的首席家臣,一度控制鲁国政局,还试图杀掉三桓族长,但兵败逃亡晋国。三桓知道孔子和阳虎不和,加之孔子的学术声誉已经很大,才将他提拔到了大司寇。这是内战后收拾残局的需要,也是孔子入仕的机缘。

电影中孔子推行的“堕三都”政策,即拆除三桓家族控制的三座城池,真正的历史背景也更复杂。这不是简单地削弱三桓势力,因为当时阳虎已经逃到晋国,但季氏的费城还控制在阳虎余党公山不狃(电影中叫公山狃)手里。拆毁费城首先就是为季氏驱逐叛臣。

有趣的是,在阳虎刚刚出逃、三桓还没有启用孔子的时候,公山不狃曾试图邀请孔子加入自己一伙,孔子也一度动心准备前往(《论语·阳货》)。这说明孔子曾有和阳虎和解的想法,但未能成行。后来他加入了三桓一方,和在晋国的阳虎继续作对,直到被迫离职。

孔子和阳虎在政治上有相同的诉求。他们都是低级贵族,希望结束三桓专政的局面,让出身较低的有才之士获得机会。但孔子走的路子是提倡和平变革,阳虎则搞是武装斗争。阳虎当政时期,曾邀请孔子出仕做官,一起干一番事业,但未能如愿。孔子从政后,迫于三桓的要求,执行的政策都与阳虎时期相反。但他离职后周游列国,在郑国曾经被人当作阳虎(因为两人模样长得很像),关押了五天。这件事对孔子影响很大,他曾想渡过黄河去晋国,和阳虎实现和解,但被弟子们拦住了。孔子因此一度非常萎靡,回到家乡陬邑休养,还创作了一首哀伤的琴曲。

和阳虎的结怨、对立与和解的纠葛,几乎伴随着孔子的一生。这两个相貌接近的人,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立纠缠无法分开。电影没能表现孔子和阳虎的这种复杂关系,是一大缺憾。

电影中的放大与演义

电影开场的重头戏是战争。齐鲁两君在夹谷之会上兵戎相见,就是为了表现孔子运筹帷幄的才能。但在历史上的这场会盟,远不是强国(齐)试图与弱国(鲁)缔结不平等条约的阴谋,而是孔子执政鲁国后主导的一个外交大转向。

阳虎执政时期,鲁国的对外政策是依附霸主晋国,和齐国连年作战。所以阳虎倒台、孔子执政后,鲁国外交立刻进行了大转向,和齐国结好,共同对付晋国。齐鲁的夹谷之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两国从此结束了战争状态,利益一致,不会有太险恶的冲突。

但从《公羊传》到《史记》,关于夹谷之会的夸张描写越来越多,都是说齐国人不守信用,孔子力挽狂澜。这是给孔子编故事,不然这么个一辈子读书治学的老学究,生活太波澜不惊,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电影里,孔子和弟子们制造了五百辆兵车赶来增援的假象,吓退齐军,也是沿着这个俗套继续发展。

电影《孔子》的另一场重头戏,是孔子离职后到卫国,单独会见南子。两人见面谈了些什么,史书没有记载,只说孔子向子路发誓没有任何非礼之事。在电影中,周迅扮演的南子对孔子眉目传情,言语挑逗,但很快被孔子的两句之乎者也感动了,和孔子成了心灵知己,甚至说出了“世人都知道夫子的痛苦,但没有人知道夫子在痛苦中达到的境界”这样无厘头的话(这种不着边际的“诗话”,国产古装大片里倒是屡见不鲜)。

再说历史的真实。子见南子,也是在卫国和齐、鲁结盟反晋的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以往,卫国也和鲁国一样服从晋国,但在孔子去卫国前不久,因为晋国执政太过跋扈,卫灵公也下决心和晋国决裂,齐、鲁、卫三国形成了反晋联盟。南子比较风流,名声不好,卫太子曾经想杀掉她,计划泄露后也逃到了晋国。所以卫灵公和南子很担心晋国扶植卫太子杀回来篡权。

孔子执政时参与建立了齐、鲁、卫联盟,他辞职后,很多弟子仍旧在鲁、卫两国做官。所以南子见孔子,还是希望他能积极维系同盟,共同对付晋国。但见南子这一幕,在后世的文学里都被剥离了国际大环境,演义成了美女挑逗老学究的感情戏。电影的这一情节,其实是照搬以前的电视剧《孔子》。

干巴的弟子形象

电影后半部分,是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经历。这部分过于散漫、拖沓,缺乏集中的矛盾冲突。

孔子周游列国时,已经是担任过大司寇的高级官员,在各地受到的接待规格都比较高,真正窘迫的时候很少。电影为了表现悲情主题,这方面做了一些夸大。另外,放下当时列国争端的大背景不讲,周游历程中可以重点塑造一下几位孔门弟子的形象,但电影在这方面令人失望。出镜最多的弟子是颜回,表现得太哀怨愁苦。子路也完全刻画成了李逵、张飞形象。可以说,电影对周游时期的孔子师徒表现得并不成功,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记载都没得到利用。

比如《史记》中,孔子一行被蔡人围困,断粮多日,孔子也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怀疑。他把几个弟子挨个叫到身边,问他们:“落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不是我们提倡的‘道’有什么问题?”

子路直接提出意见:“是不是咱们不够仁?或者不够聪明,所以没人理解咱们?”他这个回答太直率,被孔子生气赶走了。子贡的回答委婉一些:“先生的道可能太高深了,一般人理解不了。您也许可以搞点通俗的理论?”孔子闻言更为生气,大骂子贡只知道迎合俗人,没出息,又将他赶了出去。最后是颜回:“老师您的道是太伟大了。当权者不肯用,那是他们的耻辱。没人用怕什么?没人用的才是真君子!”这才让孔子开心起来,夸颜回不愧是颜家的孩子(孔子母亲是颜氏)。最后孔子气消了,但还是派子贡出去请救兵,才使得以脱险(因为子贡做生意,有钱且世故)。

这一幕很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几个弟子的性格也表现得很生动,围绕它完全可以设计出很有趣的故事,比如弟子们对孔子学说的不同理解、对现实选择的争执等等,由此构成周游列国部分的主要情节。可惜电影一直在刻意塑造悲情气氛,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

总的来说,电影《孔子》想表现一位悲情圣人,所以将复杂、真实、鲜活的孔子删减成了一个简单、扁平的侧影,电影因此平庸寡味。如果说《孔子》可以提供什么借鉴,那就是不要指望用电影塑造“圣人”——毕竟跪着难以拍出一部有趣的电影来。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