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回眸2009年,文化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些传统产业,正在成为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从经济的“配角”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头羊”,有的甚至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在国际市场偏紧的形势下,文化产品大踏步走出去,呈现“逆势上扬”之势。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是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党和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产业的反周期调节特点,努力化“危”为“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释放文化生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去年年底,江苏、陕西、贵州、山西、湖北等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今天继续报道四川、广东的经验。实践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有作为,大有潜力。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用心谋划、辛勤耕耘、抓好落实,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4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改革和发展并重,抓住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努力开创2010年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是做好“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的总结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构建文化工作的战略布局。开展“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督察和评估,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没有落实的要抓紧落实,无法落实的要查找原因。另一方面,要深谋远虑,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从解决文化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
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快完成“十一五”时期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任务,逐步推动公共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将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
三是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为人民提供更多精神食粮。总结多年来国家财政支持艺术发展的有益经验,整合现有资源,推动设立国家繁荣文艺创作专项资金,民族音乐和芭蕾舞、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发展专项资金,西部地区交响乐艺术发展专项资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艺术作品创作、生产搭建广阔的平台。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遗产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展示与传习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五是加快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实现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以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在抓宏观、抓重点、抓政策、抓落实上狠下工夫;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下大力气落实管理到位的要求,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
六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推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人员安置、社会保障衔接等转企改制各项后续工作;将国有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向面上推开,落实和完善各项转企改制配套政策,在资源配置和资金支持上对转制院团实行倾斜。
七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设立“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重大项目专业咨询委员会”、对外文化交流基金、全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库、文化贸易产品信息库,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