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频道 > 收藏快报 > 详细内容
马未都谈:中国收藏界元老王世襄
发布时间:2009/12/10  阅读次数:32188  字体大小: 【】 【】【

    2009年岁末,一代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中国古玩收藏界的元老级人物王世襄老先生辞世,给文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王老去世之后,收藏界的另一位传奇人物——马未都,第一时间在博客上表达了沉痛的哀悼之情。马未都与王老在年龄上相差41岁,但都因对收藏的热爱而结为“忘年之交”。相熟之后,马未都总是亲切地称呼王老“老头儿”。近日,马未都做客《杨澜访谈录》,深情回忆他与王世襄先生的收藏缘分。

收藏家马未都(左)和主持人杨澜合影。



  与王世襄的“忘年交”

  回忆起王世襄先生留给马未都的印象,第一次来,马未都俨然进了一个博物馆,“家具对我的吸引,超过了王老对我的吸引。”马未都说,一进去就觉得哪儿哪儿都是这么好,对那些宝贝爱不释手。

  回忆起第一次拜访王世襄的经历,马未都说“那感觉就是高山仰止”。但是他也坦言当时觉得王老家里那些家具对他的吸引更大些:“一进去就感觉俨然一座博物馆,觉得哪儿哪儿都是这么好,对那些宝贝爱不释手。”当王老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些东西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平生喜欢,不知道为什么。”

  马未都也说起王世襄先生为了收藏所付出的代价,“我觉得文物这个事由曾经很深地伤害过他,就是说他因此背上了这个黑锅,后来人生的坎坷也都是由于文物带来的”,马未都回忆起那时王老家中总贴着一张告示,就是为了推辞众多慕名而来的求鉴人。

  “殊途”同行

  王世襄先生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他从小就见识过各种顶级文物,练就了非凡的眼力,这一点让马未都感叹不已:“他不是上一代人有钱,而是上三代。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做官的人,而且都是做大官的人,所以这种家学我们确实没法去比。”同时,王世襄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是令后辈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从小所受的教育非常正规,他所看到的东西都是顶级的,这一点很重要。”从小见过大世面的王世襄对许多当时流行的食物都表现得不以为意,“他老跟我说,这算什么,那算什么。”

  相比王世襄老先生,马未都的青少年时代则过得动荡和不安。他把像自己这样不具备家学根基、半道出家研究文物的人比做“旱地拔葱”,“我们小时候都被荒废了,跟历史上、跟他(王世襄)们这一代的大家不能比,我们就没正经读过四书五经。”但自学成材的马未都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便是“无所禁忌”,因为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未被禁锢,所以他收获的全是自己的所思所想。”

  玩儿的地道

  北京人管文物收藏叫“玩儿收藏”。这一个“玩”字,听上去轻松随意,但真要说玩出道行来,可就不简单了;而王老却连“养蛐蛐”都能养出学问来。马未都赞叹说:“我觉得他在每一个他喜欢的领域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会走到头,走到最深处。你若把大俗玩到一定程度,玩出理论来,这个大俗就变成大雅。所以北京的这点能玩的东西,基本上都让他玩成了大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世襄先生因为生活拮据,不得不靠捡破烂攒钱去搜集流失在民间的各种文物。相比起王世襄先生那段艰难的“淘宝岁月”,马未都常说自己赶上了一个收藏的好时候。他说从25岁到35岁是他“狂收暴敛”的10年。“我曾经就买过那种今天看来价值连城的东西,当时就是百八十块,要就要这个钱,“那农民简单,说我这20块钱买的,你给我加钱就卖。”这一老一少两位收藏家还曾经结伴到山西“淘宝”,在当地农民家中发现了王老的著作,然而书的主人却不认识书的作者。和王世襄先生的曲高和寡相反,在大众传媒时代,马未都这个名字,不仅仅在收藏界是久负盛名,后来通过《百家讲坛》这个电视媒介,他似乎也成为了古玩收藏的一个代表,并且拥有了为数众多的粉丝——马扎儿。

  “无余才是至乐”

  为自己的藏品找到好的归宿是每一位收藏家心中的夙愿,王世襄老人也好,马未都也好,他们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也不约而同地参悟到:要让自己心爱的藏品传承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他们“散”掉。王世襄先生说:“由我得之,由我遣之”,但是究竟如何个“遣”法,就各有千秋了。

  明式家具是王世襄最引以为傲的文物研究成果,也是最凝聚他心血的收藏。然而,由于收藏条件有限,90年代初,他把伴随自己半个世纪的79件家具全部割爱给了香港友人,运到了上海博物馆。另外一部分收藏则委托拍卖行悉数“随缘”而去了。马未都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将毕生的收藏“公之于众”。“我还是希望这东西能够完整地有效地留给社会,“完整”的是我的这份收藏,“有效”是希望我离开这些收藏的时候,它能够良性运转。”在马未都看来,他拥有的不是一件件收藏,而是一个时光、一段情感,一种文化。将文物给他带来的乐趣传递给大众,才是他最大的乐趣,就像他曾经在书中读到的一句话:“无余才是至乐”。

  从王世襄到马未都,从玩家到“顽主”,时代的大背景变了,他们选择“藏宝”的方法也变了。他们都是智者,很早便领悟了“散宝”的真谛:任何人都只是这些藏品短暂的留存者,而文化却有着它自己的生命,会代代相传。

  《杨澜访谈录》东方卫视12月12日23:10播出。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