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衡量地区文化底蕴是否深厚的重要参数。番禺具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姿多彩。近年来,我区逐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不俗成绩。
民间文化多姿多彩
番禺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县之一,地处珠三角腹地,辖区内江环水绕,河网纵横。独特的地域面貌,使番禺划分为民田区和沙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风俗文化,使得番禺民间文化异彩连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节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它们相关的文化空间。从空间布局上,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分为民田和沙田两大板块。民田板块包括沙湾、石碁、石楼、化龙、新造、钟村、南村、市桥、沙头、大石、洛浦、东环、小谷围等镇街,主要有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间信俗、传统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文学、传统医药、传统消费习俗等类型。其中,民间美术主要有传统建筑中的“三雕一塑”及传统壁画等;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有广绣、广彩、香云纱、乞巧工艺等;民间信俗主要包括各种迎神赛会以及活动中的各类飘色巡游、各地的龙舟习俗等;传统舞蹈主要有龙舞、狮舞、鳌鱼舞等类目;民间音乐如沙湾广东音乐等;传统医药如神医简公佛等;民间文学如大夫山的传说等;传统消费习俗有沙湾姜埋奶等。沙田板块包括桥 南、榄核、大岗、东涌等镇街,有咸水歌、农耕习俗、扒禾桶、赛农艇、丧葬、婚嫁等水上居民沙田水乡风俗。这些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化几乎涵盖珠三角所有的传统文化类别,难怪乎番禺被称为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
项目申报硕果累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上,我区硕果累累。目前各镇街已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30条,项目有139个。我区上报国家和省的项目有5项,其中醒狮、广彩等两项分别被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名录,沙湾飘色、鳌鱼舞、砖雕等三项分别被列入第一、二批省级名录;另有番禺水色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名录推荐名单。属于属地管理的有粤绣(广绣)、潘高寿中药文化等2项国家级名录。在传承人方面,余培锡、陈文敏、周镇隆、何世良先后获得“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人”称号,其中,广彩大师余培锡还获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陈文敏(广彩)、周镇隆(醒狮)、何世良(砖雕)等获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在艺术之乡申报方面,沙湾镇、石碁镇沙涌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钟村镇、南村镇、化龙镇潭山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
保护力度逐渐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祖祖辈辈的智慧与情感,弥足珍贵。我区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区委、区政府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各镇街工作小组。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通过全区的努力,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先后获省、市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据了解,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我区文化部门组织专家和专业人员,积极开展珍贵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和初步保护工作。近几年来,先后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类共40多个,整理文稿10多万字。沙坑醒狮、潭山飘色、沙湾飘色、员岗飘色和沙涌鳌鱼舞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今年重新编排的鳌鱼舞在市民间艺术节上表演获好评,并在省第二届岭南舞蹈大赛中获银奖。不少的项目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整理、创新和改良,成果显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阶段,我区还将健全机制,加强人才培训与学习,努力挖掘整理,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继承与保护意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