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昆,歌唱家,生于1925年,祖籍河北唐县。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曾在新歌剧《白毛女》中饰主角喜儿,并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建国后任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员,受教于苏联专家梅德维捷夫和我国歌唱家林俊卿。1954年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历任东方歌舞团艺委会主任、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
她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唱法规律,在民间唱法基础上,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发展了自己音色明朗,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代表曲目有《南泥湾》、《翻身道情》、《秋收》、《农友歌》及歌剧《白毛女》等。
红歌对于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们来说就像是流行音乐对于活在当下的年轻人。红歌唤起一代人对青春年华回忆的同时,也是一种音乐的传承,一种奋斗精神的弘扬。本期《鲁豫有约》为你请到了民族声乐艺术家王昆,为你讲述她70年的红色革命人生。
王昆的一生有着太多的革命文艺色彩,在抗日战争的风火岁月中,王昆小小的身影就出现在革命队伍中。1938年,八路军解放了小王昆的家乡河北唐县,那一年为了能够活命,年仅12岁的王昆就跟着撤离的八路军走了很远很远……
1939年,13岁的王昆就已经成长为唐县妇救会的工作人员,虽然在革命的队伍中年龄最小,可是王昆有着不输给大人的干劲儿和勇气。革命事业改变了王昆的一生,也成就了她辉煌的艺术之路。
在革命工作的第二个年头,王昆在偶然的机会下被调入西战团,在西那里的5年时间,是王昆最快乐的时光。西战团汇集了很多文化人,有诗人田间,邵子南;音乐家劫夫、卢肃;戏剧家凌子风、贾克。“那个时候的生活几乎是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演戏,背着自己的背包,里面是全部家当去演戏。”王昆幸福的讲述着。
1944年,西战团的艺术工作结束后,王昆回到延安成为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也就是在这里,她有机会获得当时轰动一时的歌剧《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
《白毛女》的首演不仅吸引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还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王昆在节目中回忆道:有个士兵看到陈强老师出演的恶霸时忍不住掏枪放弹,也正因为这次的演出,部队里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看《白毛女》等演出时,部长要检查每个士兵的枪,不能上膛,省得出事。
《白毛女》让王昆的歌唱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歌唱演员。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初,声乐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土嗓子洋嗓子的争论,作为在革命区成长起来的演员“土嗓子”王昆也被卷进了这场争论。
于是,她赴俄学习,积极探索中国民族唱法规律,在民间唱法基础上,吸收西洋发声的长处,发展了自己音色明朗,感情质朴,处理细腻的演唱风格,成为中国歌坛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学成归来的王昆得到了周总理和邓颖超的褒奖:“你的歌声带我们两个回了一次延安!”她也在节目中坦言观众一直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她的一切努力只为了得到观众的真诚肯定。
王昆,这个唱着革命歌曲走出来的革命歌者,不仅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经典,更为歌坛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为中国音乐界作出的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