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央视《新闻联播》对芜湖市艺术剧院通过转企改制市场化运作,迅速发展成为文化演艺市场生力军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我手里拿的是安徽芜湖艺术剧院今年1到10月份的演出回执单,厚厚的一摞一共有173张,也就是说他们一共进行了173场演出。”央视记者现场报道,改制前的芜湖市4个专业文艺团体,一年总共才演出30场,收入不到10万元。2006年,芜湖市将6家文艺团体和文化单位整合成芜湖市艺术剧院,事业单位变成国有企业,人才可以自由流动,剧院活力大增。在开拓外部市场上,一种点单加订单的服务模式,推动剧院不断推陈出新。安徽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承宪说:“这就好比顾客到餐馆吃饭一样,菜单上不能老是那几种菜,必须要有新的菜品,这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才能有市场。”
目前,芜湖市艺术剧院平均每年要推出30到50部新作品,剧院从刚成立时的零资产到目前拥有300多万元净资产,汇聚了120多名各类艺术人才,成为文化演艺的一支生力军。
芜湖市艺术剧院通过转企改制,从刚成立时的“零资产”发展到目前,已拥有300多万元净资产,会聚了120多名各类艺术人才,成为国字号文化演艺市场的生力军。这一华丽转身,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
11月3日,新华社播发通稿《从“零资产”到文化演艺“国字号”生力军》,对芜湖市艺术剧院的改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芜湖市艺术剧院的发展之路、跨越之路,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大路上的一出生动演绎。”
11月4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的《春潮涌动看安徽——安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巡礼》,也用了较大的篇幅介绍芜湖市艺术剧院的改制工作。指出“‘事转企’带来的是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并用翔实的数据,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改制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11月4日,经济日报也在二版头条刊登《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增强动力》,报道巧妙地通过芜湖市艺术剧院干部职工之口,生动地反映了剧院的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