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于2010年的自主招生,被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终于有了结果。一直以来,任何具有开创性制度方案的出台,公众最集中的关注点就在其信用保障上。如何防止灰色交易,如何真正做到平等与公正,这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又与先前的多种保送政策如何协调,有无实际性区别。
11月8日晚,被公众誉为国内第一学府的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公布了新的实施方案。其中,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成为新方案的一大亮点。按照该方案,包括湖南、北京、新疆等部分省、市、区的一些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便可免除笔试,直接进入面试阶段。
因为近年来社会对高招改革和高招公平的持续讨论,北大这一新方案刚一发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让高考招生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困局,这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期待。应该说,北大明年招生的这一新动向,对于实现人们的期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探索,甚至可以说有着一定的导向意义。但从记者对家长、考生和教育界的采访以及新浪网等门户网站的在线调查来看,发出质疑之声的也不是少数。在新浪网“你如何看待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在线调查中,参与投票的10819人有67.4%的人持反对意见,7.8%的人觉得不好说,仅有24.8%的人表示支持。
高考关系个人命运。因此,任何一项新政的出台,是否更显公平,也就都会牵扯公众的神经。北大新举,从根本上看,应该是大家欢迎的,之所以遭遇了广泛质疑,就在于方案的相关规定及其出台。择要而论两点。
其一,根据方案,北大的推荐制是要看校长资质的,从本质上说,就是要看某校长所主政的那所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中学……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质……”其二,据媒体报道,北大新举创意的诞生,是源于今年7月该校举行的一次自主招生的探讨会。会议认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中学校长更了解自己的学生,但一直被排除在大学录取过程之外,如有校长的推荐,将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或许,这样的理由都是理由,且有道理。但问题也恰恰由此而生了。姑且排除公众担心的一切猫腻现象,根据北大方案,中学校长可以推荐的对象,除“综合素质优秀者”外,还可推荐“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这话大家都明白,就是我们所说的偏才怪才。可偏才怪才,在每个地方都是有的,也许,在越落后越偏僻的地方,这样的人才还越多。但按照方案,却并不是每个地方的中学校长都享有推荐权。据一般逻辑,恐怕拥有推荐权的更多的还是目前人们所谓的“名校”校长。因此,新浪网友所谓的“实名推荐对大多数人不公平”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从本次北大新举出台原因来看,是因为自主招生研讨会议形成的共识,代表着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但作为一个曾经的教师,笔者想问问,现今的学校,一个校长,还认识几个学生?如果不认识不知道,了解就更无从谈起了,遑论推荐!即便推荐,恐怕最后都是看那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定。如此,北大自主招生的新举,会不会把公众诟病日久的“名校效应”和“应试教育效应”进一步放大呢?尽管北大对于公众的质疑表示会有对应的措施,但最终效果还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
纵观教育史上的入学推荐,无一不是为了推举真正的人才。新任教育部长在最近的会议上,谈了目前教育的五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公平。如何真正实现,笔者以为,就得从高校自主招生这个尝试开始。
但是,在公众一路质疑下来之后,却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被忽略了:我们竟然不知道审核的内容、标准、方式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考虑申请报名的中学有无资质,但这些因素要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等级却无从知晓。此外,依据“中学校长所推荐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面试,那么这个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说,没有对于审核内容、标准全面细致化的公布,没有对于此项政策相配套的权威解释,我们又如何知道它不会为灰色交易提供空间呢?而公正、透明更无从谈起。随之而来的是,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会被中学校长相中,才会被北大纳入面试环节?
推荐,既然是一种破格政策,我们就应该知道政策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主导着这个破格之举。如果还是选拔成绩好的学生,那实际上除了保证了他们有更好大学上之外,并没有实质的新内涵;要是选拔偏才、怪才、不世之才,那么就更要拿出来服人的理由来,否则其政策的信用基础将会丧失。
这种决定诸多考生命运的政策,在审核的内容、标准、方式上应当达到基本的社会共识,并要求社会的力量介入到监督程序中来。可以说,没有达成社会共识的审核,是一种单方面的自娱自乐,其政策的信用难得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