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文艺演出11月7日晚在滁州大剧院隆重举行,整场晚会以农歌为主,唱得酣畅淋漓高潮迭起,一首首“农味”十足的歌曲向人们展示了阳光、深情、朴实的中国农民的热情和活力。当晚的精彩演出通过电视和户外大屏幕进行了全程直播,听到熟悉的旋律响起,很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农家乐舞台味道十足
去年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演出走的是广场路线,第二届农民歌会则登堂入室把演出地点定在了剧场。在剧场内展开一幅幅60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舞台两侧用麦穗点缀,而舞台后方的巨型LED屏幕不时变换着场景。演出舞台由5个轨道车组成不同表演区域,在表演的过程中,根据节目的需要予以调整,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变化多样。
演员在台上特别容易投入,在央视《星光大道》和春节联欢晚会都走过一圈的农民歌手马广福,台上的一曲东北民歌《新货郎》唱得声情并茂,在演出结束后,一脸兴奋的老马告诉记者:“这哪里像舞台,简直就是我们那儿的农村,你看舞台上那金黄色的麦穗、那高粱,我觉得特别好!真的很有感觉。 ”
四大乐章各有看点
整台晚会由四个乐章构成,从序曲“翻身道情”之后,“当家做主”、“小村故事”、“希望田野”和“小康大道”,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农民从翻身做自己的主人到如今幸福生活的进程。
第一乐章“当家做主”,翻身解放的中国农民焕发出巨大的劳动热情,高唱时代新歌;第二乐章“小村故事”则别具匠心地将舞台设计成一个满天星星笼罩下的温馨浪漫的高粱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热恋的故乡》、《弯弯的月亮》、《小村的故事》一曲曲耳熟能详的歌曲静静诉说着村里的故事,意境悠远;第三乐章“希望田野”中,56个民族踏歌起舞,各地风情十足的民歌纷至沓来,让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与耳福,无不透着丰收的喜悦;到了第四乐章“小康大道”,晚会气氛变得更加高涨澎湃,尤其是阎维文和殷秀梅的出场,更是将晚会推向了最终的高潮。
农民歌手唱丰收
老百姓熟悉的阎维文、殷秀梅是大腕,压轴上场唱出《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然是掌声雷动。但这场演出终究不是一台大腕的晚会,而是最具农味的演出,譬如以马广福为代表的农民歌手,可都是忙完秋收就来唱丰收的。
这个黑龙江佳木斯的粗犷汉子,在农民歌手中仍然是大牌,一上场就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下面有些观众叫不出他名字的也都在念叨“星光大道”,念叨“春晚”。马广福每次演出都是特别投入,只见他推着小木车,脖子一仰就带来了脍炙人口的《新货郎》,朴实的歌声让人感到分外亲切。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在事后告诉记者,他是刚刚在家秋收完就赶来参加演出的,“老有人找我演出,可庄稼不能丢啊,今天过了瘾了。 ”
本土演员甘于奉献
作为东道主,这台声势浩大的文艺晚会中,很多重要的角色由滁州人自己承担。在舞台两侧担任伴唱的合唱队有100多人,这100多名甘当绿叶配合主舞台演出的合唱队成员全是由滁州学院艺术系的学生组成,他们从接到任务到上台表演只经过了18天,而这18天他们每天要练习10个小时。队员小李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算辛苦,而且能上台表演增加舞台经验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这么大型的演出,能参与本身就很荣幸,何况又是为家乡做贡献。我们学校有几千志愿者,都在为农歌会服务,我们还露了脸,已经很幸福了。”据记者了解,晚会中不少舞蹈队员、道具捡场队、化妆队、演出服装管理队等等都是由滁州当地工作人员完成的。
媒体记者打出高分
“怎么说呢,我觉得看完的感觉是物有所值。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的成展鹏看完正式演出之后这样告诉记者,“太震撼了,各种各样的演出看过很多,但这种地道的农歌会真的是可遇不可求,而且舞美灯光都是非常专业的,嗓子真好,有气势。 ”
安徽本地媒体的记者也纷纷给出了高分,“关键是有特色,有卖点,一看就是花了大心思才能有这种效果的,平常你想听真正原汁原味的民歌,真是不容易找,这是流行音乐没法取代的。”安徽日报记者李跃波说,“农民喜闻乐见的一定是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东西,这一切还得落实到他们的生活中,才能唱出他们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