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频道 > 中国考古 > 详细内容
中国新增22个项目入世界“非遗名录”
发布时间:2009/10/14  阅读次数:27567  字体大小: 【】 【】【

     “我国申报的端午节、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等22个项目新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今天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等4项,中国已有29个项目列入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在10月2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妈祖信俗、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呼麦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文辉说,此前,中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已入选名录。因此,我国目前共有29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这些项目的申报成功,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崇高荣誉。”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说,“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而且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即将进入总结验收阶段;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不断完善,文化部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建立了9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文化部先后设立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和羌族文化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云南、贵州、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宁夏、新疆相继出台了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马文辉指出,今后中国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究实效”的保护工作原则,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上述29个项目作为重点示范项目,认真履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时所作的承诺,引导和带动国家级以及各级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
        在未来的时间内,文化部将通过开展深入调查,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采取分类指导,进行科学保护;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建展示传习场所;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传承发展;开展科研教育,加强人才培训;推进立法进程,制定相应保护政策;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