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美术频道 > 人物报道 > 详细内容
国画家:王广才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09/10/22  阅读次数:17348  字体大小: 【】 【】【

      王广才     国家高级美术师。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中国画研究会理事,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会员。王广才先生以描绘青藏山水闻名,他的大写意山水气势雄浑,得气韵兼力之美,写高原之魂,具脊梁之威。他还长于画鸭,西北有民谣曰: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黄胄的毛驴,王广才的鸭。2007年他的山水长卷《长江源头》在深圳被收藏者以288万人民币竞购成交。

   国画家王广才生逢乱世。1939年,他生于山东邹平。当时是兵戈天地,日本侵略者肆虐山东。日寇烧杀戮掠的情景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才先生5岁时,有一次,日本兵来扫荡,他随家人退到山里避祸。小孩子难免淘气,他爬上一棵大树,遥望鬼子兵行进。不料,鬼子们瞄准他打来一排枪弹,树皮、树叶、枯枝掉了一地,先生受惊吓也掉了下来,幸好子弹没有击中他。多年之后,先生每与日本友人会面,必谈此事。日本友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然,谁来画莽莽昆仑呢?可见江山有待。”

广才先生少年时代即对绘画兴趣浓厚。他最早接触到的画作是反封建迷信的宣传画和漫画。出于好奇,他开始临摹,颇得形似,乡人称颂,四处张贴。

乡里有一位叫魏茂才的老人,对他祖父说:“好好培养孙子,他将来是画家的料。”祖父叹气说:“吟诗作画是富人的消遣。家里饭都吃不饱,庄稼人还是种好田地才是正经。”

先生对祖父的叹息记忆深刻,但却将魏茂才老人的话更深地种在了心田。老人的话是一种夸奖,更是一种暗示,对广才先生走上绘画道路,起了最初的也是最本源的推动作用,它仿佛一盏明灯,照耀着先生在艰难的艺术道路上苦苦探求,激励他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1949:天地翻覆  贫家子弟进殿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本来命定要做一辈子种地农民的广才先生上了学堂。他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学习热情,成绩格外突出。他先是直接从三年级跳升到五年级,然后又从邹平乡下小学直接考上省城济南16中,成为传诵十里八乡的小秀才。

来到济南16中,广才先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绘画。此前,描摹宣传画也好,画山、画水、画树、画花、画牛、画马,都不过是一个孩子对大自然,对绘画的传真热爱罢了。16中的绘画老师是山东画坛耆宿张茂才先生。张老先生此后成为广才先生终身服膺、崇仰的人物。广才先生常说,张茂才先生把一个热爱绘画的乡下孩子领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中。

张老师本人是画花鸟的,其大写意手笔堪与画坛巨擘齐白石、李苦禅媲美。广才先生临摹了张老师大量的作品,对张老师的大写意手法推崇备致,为日后形成自己的大写意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博学,风趣,幽默,能把枯燥的美术课讲得引人入胜。广才先生还清楚记得张老师在讲解什么是自然美时的动人情景。

张老师问:“世界上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跟我谈恋爱,你们说我要不要?”

同学们高声说:“要。”

张老师说:“结婚的第二天,要带新娘子去看亲戚朋友。我先出门,在外面等新娘子。等了一个小时不出来,等了两个小时还不出来,等了三个小时,就不耐烦了,进去一看,原来新娘子还在那里化妆呢。于是,我就说离婚吧!”

张老师看到大家一脸惊愕,解释说,“化妆了就不是自然美,是装饰美。艺术首要表现自然美。追求装饰美,就落入第二义了。”

从此,王广才先生开始思索怎么表现自然之美。传统中国文人画,多被视为生活之点缀,一种情趣,大都没有仔细体察表现对象的特点和内涵,因而画作苍白,不能摄人心魄。广才先生认为,历代文人养尊处优者多,大多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缺乏艰辛的求艺磨砺。画山水的,屐痕所限,匆匆落笔;画花鸟的,略识毛羽,惊鸿一瞥,就一挥而就。虽得形似而神韵全无。自己都无所动于中,如何去感动他人?更可叹的是,还有一些人抱着肤浅和功利的思想。

张老师在教学生观察事物时,时常告诉大家,要看得仔细,要用心思考,要掌握事物本来的规律,不要凭想当然动笔。

有一次,张老师看到广才先生画的树枝,说:“你这树枝是插上去的,而不是长上去。”

广才先生不明白何谓长上去。张老师从外面树上折来树枝,放在课桌上,叫他看清楚再画。经过一番冥思苦索,广才先生明白了:原来,树枝从树干长出的时候,积蓄了一冬天的力量,在冲出树干的一瞬间,非常有力量。因而,在用笔墨表现的时候,一定要用顿笔。

上大学后,每到星期天,王广才先生就去张老师家探望。为此,广才先生还写了一幅对联记述师生间的感情:

恶看市朝名利客, 乐听徒儿叩门声。



张老师说:“名利是我之死敌,艺术是我之最爱。”他谆谆教导王广才要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并以“苦学”二字赠与他。

也许是偏爱吧,张老师把一封自己与李苦禅先生谈艺的信件赠给了广才先生。

1959:受业名师,师恩如海

这一年,广才先生已是山东艺术学院二年级学生,直接受业于关友声、于希宁等画坛先贤。

特别是于希老,他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谋求国魂、人魂、画魂的统一,对广才先生影响至深。为画梅花,于希老曾七下江南写生。像于希老这样一代画梅大师,对梅花习性早就烂熟于心,可他对写生每次却一丝不苟,常写常新,日积月累,终于实现了他“三魂共一心”的创作理念。正是从于希老那里,王广才先生学会了如何看待“造化”的态度,

多年后,广才先生回故乡邹平办完展览,携画来到母校,请于希老指腕。于老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让广才先生把每一幅画都展开来。他一边仔细观看,一边不时询问:这一幅画是怎么画的,这一笔为什么要这样啊?

看完画后,于老对广才先生说:“很有气魄,是大手笔,我非常喜欢。”

过一会儿,于老又带着商量的口气对先生夫妇说:“我在这里给你办一个展览,你们看行不行。”

广才先生说:“老师就像父母,老师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做。”

于老亲自出面,展览的筹备工作一路绿灯,不到一周时间准备就绪了。开幕那天,济南美术界同仁,各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于老亲致开幕辞。

于老正在慷慨陈词时,30多只仙鹤飞临展场上空,盘旋飞舞,良久不去。众人都昂首观望,纷称祥瑞,于老即席赋诗云:

昆仑莽莽卅年征,

古牧耕耘眷恋诚。

笔埋缘由寄化雨,

图成尽吐抒豪情。

泉城艺苑展风采,

历下晴空群鹤鸣。

磨砺魂飞感日月,

犹待星斗吻苍生。

展后,于老等又亲自撰文,投书报章,播扬其创造精神。于希宁评价他的昆仑山水曰:“博大沉雄,气势恢弘,攀云登空,是写高原之魂,具脊梁之威。”一时间,广才先生声名远播。

1969:志愿支边,魂系昆仑

这一年。王广才先生已在青藏高原扎根6年。

1963年,他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愿来到青海,一呆就是40余年。在青海40年的人生历程中,跌宕起伏,多姿多彩:他先后当过教师,干过舞台美工、当过剧团团长,政府官员。

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因为花鸟、山水画不能直接为政治服务,所以无人重视。有些领导又强硬地要求国画反映当前的社会政治生活。所以,国画家只好违心地在画面上生硬地加上铁路、火车、电线杆,令人啼笑皆非。

特别是“文革”风云际会,他亲历了青海“文革”腥风血雨。然而,先生秉性正直,对武斗的残酷、人性的沉沦十分痛恨。他属于最早对“文革”感到怀疑、困惑、彷徨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于是,他急流勇退,专攻绘画。

广才先生说:“不见真山不画山。”在青海40余年的生活中,他几乎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充分领略了青藏高原的雪山、大岭、草原、长云、大漠和风尘。为了体味高原四季不同,他曾数次攀爬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近距离多角度反复感受它的气韵、雄伟和震慑力。

广才先生常说,绘画当“哲而思,思而变”,方能开一代笔墨新风。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必须向大自然学习,摸透对象的特性和规律,然后再下笔,方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他笔下的青藏高原山水,苍茫、悲壮、空旷、博大、沉雄,充满高原原始生命律动的震撼力,令人油然而生莽莽昆仑、民族之魂的联想。

王广才先生认为,青藏高原的山,没有青秀的植被,也没有俊美的山峰。没有泰山的雄伟,没有华山的险峻。但青海有的是浑厚,博大精深。在这里,你能够看到地球的抛物线,涵概天地,萌养万物,野旷天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春。山下有黄黄的油菜花,中间是高寒地带的花草,往上就是光秃秃、寸草不生,再往上就是雪山。青海山水使你忘记名利、地位,净化你的灵魂。那里的人民朴实,憨厚,热情,见人就高兴,远远地就跟你打招呼。

这段经历,他认为有弊也有利。青海是很荒凉,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有时连咸菜都吃不上。但当时真的不怕苦,有时还非常高兴,因为怀着一种纯真的理想。对画画来讲,讲究的一个是技巧的基本功,一个是生活的基本功。没有对一个地方的生活提炼,你要想表现那个地方的艺术,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所谓“艰难苦恨,玉汝于成”。

广才先生自豪地说,很多条件优越的地方调我很多次,我都没有去。我就是离不开青海,只有那雪山、大岭、广阔的草原和沙漠才是我的艺术归宿。

1979:高原鸭王  醉心花鸟

这一年,王广才先生开始以花鸟画知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高原。组织上不再“发号施令”,不再要求“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艺术家可以根据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画什么,怎么画,由画家们在艺术实践中自己去探索和解决。蛰伏高原多年的画家们开始萌动创造的春潮。各种艺术活动纷至沓来。广才先生画了一幅鸭子参加美展,被出版社刊印出来,广为流传。

究其原因,先生初来青海时,无缘深入昆仑山水,他不愿凭想象画山水。花鸟则是他素来就熟悉的。他有诗曰:

我画水鸭有天缘

自小生长池塘边

一年四季常相嬉

曲颈浮游随波旋

在青海,王广才先生有“鸭王”的美誉。“王鸭子”、“鸭子王”、“鸭子大王”等称号,家喻户晓。

广才先生性格开朗,广交各界朋友。对于索画之人,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只有你诚心上门说想要一幅鸭子,他立马提笔,满足你的要求。他的画案上有三对镇纸,就是三位工人朋友拿到鸭子后回赠的礼物。有一位叫吴保山的老朋友,年轻时是“回民支队”的老战士,特别喜欢广才先的鸭子。他上广才先生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鸭子,说:“广才,这画归我了。”说完,他就脱鞋站上沙发,取下画就走。

有一个上海人,当时是青海杂技团的团长,到文化局大院找广才先生要鸭子。他不知道先生家住哪栋哪层,就站在院子中央高喊:“王鸭子,王鸭子住哪儿?”就这样,“王鸭子”的名号就叫开了。

广才先生到全国各地游历,每到一处,索要鸭子的就排成长龙。有一年,西宁画院组织部分画家到南京进行艺术交流。火车快开了,王广才先生仍被索画的人堵在屋子里,非要他画完才放人。

广才先生的鸭子情结是从小就有的。他出生在乡村,家里养了不少鸭子。他格外喜欢鸭子毛茸茸、憨态可掬的形象,开始留心鸭子的神态、习性,并用笔试着画鸭。后来成为专业画家,他坚持观察鸭子的生活,从不间断,每每有新的感悟。他体会到,画鸭子也好,画山水也好,应物象形只是初步工夫。关键是写生,写生不是看一眼就画什么,要有主次,有虚实,有取舍。从意和形去表现神,然后追求形、神兼备,以神造形。神是主脑,有神再提笔,以气带墨,以神造形。

先生笔下的鸭子:活泼、灵动,奔放淋漓,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1989:重归专业  墨旗不倒

这一年,广才先生成为职业画家已有三年。

1986年,王广才先生受命筹备西宁画院,正式成为职业画家。

广才先生喜欢画山水,精研过各种技法。先生酷爱水晕墨章,他提出,中国画不能不讲究笔墨,“墨黑丛中天地宽”、“墨旗不倒”。

1985  年,美术界出现不少新潮流,画坛躁动不安,有人认为中国画出现了“危机”。广才先生认为,由于“文革”对艺术干涉太多,艺术界面对开放大潮,出现反思和修正是正常的。但广才先生不为时流所惑,研究室里出的作品想法挺多,形式上、色彩上、结构上也有变化,但不能跟生活贴近,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贴近生活、反映时代,这是美术逃不脱的一种义务。艺术家怎能没有人间情怀?

但王广才先生并不保守,在创作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运用了西洋画法。在用色方面,只考虑固有色,不考虑条件色,在用光方面,只考虑局部,不考虑整体,这是中国画的不足之处。因此,他在作画时,借鉴了西洋画的技巧。但他还是以传统笔墨为筋骨,在有意无意之间,融会中西笔法。

不少人评价广才先生的画,有西洋画技巧和韵味,但却找不到西洋画法的形迹。实际上,他借鉴的是西洋画的空间感,亦即国人常说的“气场”。

他的变革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没有人说他离经叛道。聪明的收藏者用西画框来装裱他的大写意山水。意大利人指着广才先生画的昆仑说:“这就是我们的阿尔卑斯山。”

广才先生笑言:笔墨当随时代。他赶上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画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

1999:暮年心事,守护江河源

1999年,广才先生定居北京已经两年。

在艺术上的成功,使得他有心力回望昆仑。这一回,他关注的是青藏高原的环保问题。

他的“魂系昆仑”主题画展在珠江三角洲巡展时,广才先生很少谈艺术,他力推保护江河源。在深圳,他请诗人为他的《长江源头》作序,请书法家书写序言,是为《江  源  图  序》。

其词曰:昆仑连绵,终古不断。云涌山活,湛湛青天。鹰击苍穹,雄飞雌旋。冰雪初融,溪流涓涓。平畴草长,牛走羊欢。经幡拂拂,览宇宙之无穷;人烟渺渺,知生息之有限。山原静穆,信天地之常主;人物风流,诚过眼之云烟。

广才先生曰:山水之美,仁智所乐,非我独乐也。然,君知某之所恨乎?某所深恨,亦在山水之间。江河之源,梦绕魂牵。昔我来斯,其颠千里冰封,白雪皑皑,琼姿玉树;其下水流汤汤,草长鹰飞,万类霜天。十余年间,雪线上升,湿地干涸,满目创痍,鼠窃狼欢。江源美景,日削月割。某深恐他年,江源之美,唯存诸画图焉。某乃一白衣画师耳。唯当以远山为故土,绘国土之庄严。江山有待于我手,千秋有待于我心。

序言呼吁:愿群起作之,共保江源。庶几江河不废,亿万斯年。

这是艺术版的环保宣言书。

在东莞,他请诗人为他的《河源春韵》图作《河源赋》。

广才先生曰:河无清浊。在山水清,出山水浊。河源本清,人源实浊。人与自然,欲得和谐,抑何难哉?画师恒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四十年来,心如止水,参乾坤之化,悟笔墨之几。道通天地,何分东西;法贯今古,辅车相依。纵横逶迤,无非此河,何不一目尽观?浩浩汤汤,水乃万物之本,宜乎水写万有,水哉水哉。河源涵概五行,七色不妨一炉。一笔一墨,诸法皆备;一山一水,千岩万壑。

至此,可以看出,广才先生的绘画境界与人生境界已经合为一体了。

2009:回馈社会,壮心不已

2009年,王广才先生年届七十。

他依然精神矍铄、体格健康,在思庐画室中笔耕不已。他有三大心愿:

一愿为年轻同行提供帮助。广才先生不会忘记,他是踩在先辈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每遇莘莘学子求教,他总会鼓励他们: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不要怕苦,不要怕寂寞,不要赶时髦。遇到肯听老人言的青年画家,他还会多说几句:不要光靠灵感作画。灵感是在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表现意愿时才会出现的,它是长期生活积累之后的突然爆发。要好学深思,能动地去触动、改造客观对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境。

二愿为中国画走向世界力尽绵薄。王广才先生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外界不了解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西方艺术观点跟我们不一样。但中国画是独树一帜的。西方讲抽象,其实中国画早就是意向的。中国画在品质上与外国艺术品相比毫不逊色。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艺术一定会赢得世人的认同。机遇在前,关键是中国画家要拿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要用作品说话。

三愿画尽昆仑。广才先生走遍了昆仑,他已与昆仑魂梦相依。昆仑是真正的脊梁。在他脑海里,从小积石山到阿尼玛卿山,每座山的风格都不一样,他要一一为其造像。他已构思《魂系昆仑》、《青海长云》等长卷。昆仑无尽,创造无尽。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