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国美术报》专刊 画界精英--阿环 一部偌大、丰富的中国美术史,是由成千上万的艺术上有着非凡的造诣,并在官方与民间具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串联而成的文明史。在男权社会中,这些艺术家绝大多数是男性。然而作为支撑整个社会的两根座柱,女性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绝对不可缺少,否则社会之大厦必然坍塌,不复存在。无疑历代的女性艺术家——女性画家,有着无可置疑的意义,尽管她在人数上与男性画家不能相提并论。 |
著名画家冯立环出席“太和邀月”故宫金秋招待会 2009年10月18日晚,著名画家冯立环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太和邀月”故宫金秋招待会于2009年10月18日晚在中国传统文化象征地——故宫博物院举行。来自各部委及书画界、文艺界和商界等社会各界精英齐聚一堂,以国粹经典、书画雅乐为特色,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抒发国人对悠久历史的追思和对民族未来的憧憬。
|
泰国《亚洲日报》: 但得花解语 浅道入画人 |
作者:爱新觉罗.沧海 冯立环作画,每每于起笔处,便心存高古,色墨蕴染之间,天机一现,含带三分 冷气,即便于浓艳处亦不失清丽。用墨用色,趋意大胆,在传统技法上,工写兼俱。且独创云水托衬纹之技法,令观者品其画,不论梅枝诸品皆如生长云端,非仙而一下,呼之欲出,是为一奇。 |
《连云港日报》文化艺术 2000年6月9日 “梅花仙子”冯立环印象
记者 张勤
素有“梅花仙子”之称的冯立环女士从南京来,我看到的名片有一连串的“头衔”:中国书画创作中心理事、中国南京颜真卿书画院教学部副部长、中国古泗洲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书画师、名流书画院高级画师。据介绍,她还是著名书画家黄养辉的工作秘书。
冯立环女士的身材颀长,表情矜持,采访她时有一种静静的感觉,恍惚间有一缕淡淡的梅花的清香。
冯立环的外婆是俄罗斯人,她在俄罗斯长到6岁,才随父母回国到了哈尔滨。父亲曾就读于延安鲁艺,受家庭熏陶,冯立环自幼爱好艺术。她小时候跟父亲学西画,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但她喜欢的是诗。年纪轻轻的女孩缺少欢快明朗的心境,只一昧地多愁善感浅吟低唱。她学的是文学,有一度她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浩瀚的文学的海洋里。她有写诗的才气,但她的诗作总是以一种低调的面目出现,连她自已都觉的太消沉了,有的甚至近乎頹废,这与轰轰烈烈的时代脉搏显然不合拍。她想自已不该将低徊惆怅的思绪带给别人,而应该用欢乐和向上的祈望去感染别人。她喜欢梅花,而梅花正适合她所要表达的情感,于是她拿起了画笔. 冯立环钟情梅花始于儿时,那年冬天,她随父母下放到山区,天寒地冻、枯木呼啸的萧瑟景象,使她过早地产生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的悲凉之感。但当她发现风雪中有几株盎然绽放的梅花时,她的心胸豁然开朗了,她感到这世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梅花了。在以后的蹉跎岁月里,梅花一直是她的挚友,在她最无望的时候,梅花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黄养辉曾是我国一代宗师徐悲鸿的秘书,诗书画印无所不通,犹以画梅著称,有“梅王”之誉。黄老现在虽年事已高,仍不缀笔墨,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很关心黄老的健康,常常来信来电话问候。冯立环是养辉大师的工作秘书(由江苏省公证处公证)并被收为入室弟子,得其真传,在梅花上造诣颇深.。黄养辉对冯立环非常严格,要求她在追随古人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画出自已的特色来。冯立环不负师望,在千万次的苦苦求索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冯立环作画非常刻苦,每日在忙,也要画上一幅,通宵润墨是常事。诗为言之声,绘画亦如是。冯立环画梅画了10余年,其表现的无不是她心底对美的深切的呼唤。与她文静娴雅的外表不相称的是她那一暮暮痛苦的经历,她曾颠沛流离了大半个中国,然而历尽沧桑的她始终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她将这种渴望凝于笔端,便有了那一株株傲霜斗雪,刚劲俏丽的梅花,冯立环说她喜欢老枝新芽,这也是她梅图的特色:粗犷豪放、伤痕累累、蜿蜒盘曲的枝干上,绽放出一枝枝,一朵朵挺拔而不失娇媚的梅,看了另人感动,催人奋进。冯立环爱梅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她那怕是画山水,也要想法在某的地方探出一枝梅来。 冯立环以画生活.但从不以此发财.她说生活够用就行了。她的画许多人都喜欢,有的人不辞千里来求她的一幅梅图。一次,一位沛县的老先生竟专程坐火车到南京,以求得“梅花仙子”的一幅画,冯立环为其诚意所感动,送了她一幅上品的梅图。冯立环搞教学工作,就常有一些中小学生,大学生向她求画,她总是无偿奉送,她的许多画去拍卖后,均当场捐赠希望工程。山东、河北、陕西等地的残联与希望工程均有她的捐赠。她有一颗正直善良,宽容仁爱的心。她被誉为:是上帝的女儿,人间的仙子。冯立环有时也画点其他的东西点缀生活,比如徐悲鸿的小猫,黄养辉的茶壶,很有生活情趣。 冯立环女士此次来连,是应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邀为参加书画考级的孩子们讲学的,她也是一位母亲,因而对孩子们耐心有加,对孩子们的绘画赞叹不已,她说连运港的孩子们真是可爱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