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舞蹈家名录 > 详细内容
舞蹈奠基人:戴爱莲
发布时间:2009/11/28  阅读次数:34592  字体大小: 【】 【】【
     戴爱莲,(1916-2006),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这肺腑之言或可作为对其舞蹈生涯的一种诠释。
  戴爱莲祖籍广东省新会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伦敦,在著名舞蹈家A.多林的芭蕾工作室和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后又随芭蕾大师M.克拉斯克学习。之后,因家境败落,靠半工半读求学,经常在伦敦艺术家沙龙表演舞蹈,或到电影制片厂、剧场当临时演员。她的《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戴爱莲在伦敦看到德国现代舞蹈家M.维格曼的表演,倾慕不已。当时,维格曼剧团在伦敦设有舞蹈工作室,她便前往求学。在学习中她感到现代舞感情自由奔放,不受束缚,但缺乏系统的技术;而古典芭蕾虽有系统的技术,但缺乏表现力。因此她大胆提出现代舞和芭蕾在技巧上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然而,由于当时芭蕾和现代舞派之间门户之见很深,老师恐她的观点影响其他学生,竟将她开除。但这并没有动摇她学习现代舞的决心,她发现尤斯芭蕾舞团的表演采用了人体动作与内在感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既有良好技术,又有丰富的表现力。于是她在自己的实践中吸收了这一方法。193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著名的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在学校,她学习了著名舞蹈理论家R.von拉班有关情感的表现方法和舞台表演技术方面的理论及舞谱等,这对她后来的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她还从事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演出和研究工作。她以瑶族同胞喜庆时击鼓歌舞为素材,创作了《瑶人之鼓》;根据“哑背疯”改编了舞蹈《老背少》。1942年秋,戴爱莲到重庆,先在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后应教育家陶行知之聘,创办了育才学校舞蹈组。在此期间,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关心和帮助她,鼓励她向民间学习,努力发展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这对她后来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5年她在重庆新华日报社看了延安文艺工作者演出的新秧歌剧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同年夏天,她和著名画家叶浅予一起到川北、西康等地采风,搜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素材,用拉班舞谱记录了8个藏族舞蹈(现分别存在美国纽约舞谱中心图书馆和伦敦舞蹈中心图书馆)。她还创作了藏族舞蹈《春游》和《甘孜古舞》、彝族舞蹈《倮倮情歌》、苗族舞蹈《苗家月》、维吾尔族舞蹈《青春舞曲》和《马车夫之歌》等;并于1946年和育才学校师生一起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这次演出的影响很大,不仅使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登上了现代舞台,而且掀起了一个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同年秋,她和叶浅予赴美国讲学,向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民间舞蹈。1947年回国后,她主持了私立上海乐舞学校的工作。1948年在国立师范学院和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戴爱莲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人之一,为新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了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在此期间她和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大秧歌《祖国建设》(1949)、舞剧《和平鸽》(1950)等大型节目。她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形式“荷花灯”创作的《荷花舞》深受群众欢迎,并在1953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她还创作了双人舞《飞天》,这是中国舞坛上第一个展现唐代敦煌艺术的舞蹈珍品,在1955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  
  戴爱莲从40年代就开始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她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有成就的舞蹈工作者。在教学中她还一直致力于拉班舞谱在中国的传播。1980年以来,她主持举办的拉班舞谱学习班,为中国培养了拉班舞谱人才。  
  为促进中外舞蹈艺术交流,戴爱莲先后访问了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1981年5月,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著名雕塑家W.索科普1939年雕塑的戴爱莲头像陈列在学院大厅,以表彰她为促进中英友谊和艺术合作作出的贡献。同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舞蹈博物馆收藏了这尊雕像的复制品,以表彰她为发展国际舞蹈事业所作的努力。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戴爱莲,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附:心中的戴爱莲
  戴爱莲是我少年时代就崇拜的一个“美的形象”。时光如梭,当古稀之年的戴爱莲决定出自己的传记时,我幸运地做了她的责任编辑。从那时起,我开始真正地接触她、了解她。
  戴爱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笑容,很难想像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笑起来会那样美,让人体会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自然,各种光环辉映着她浪漫与丰富的人生历程:生于风光秀丽的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华侨富商家庭,从小学习音乐、舞蹈和其他门类艺术,十多岁时留学英国又从师于舞蹈大师安东·道林和玛丽·兰伯特、玛格丽特·克拉斯克、莉莎·乌尔曼等,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承传了优秀的艺德。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回到烽火连天的祖国参加救亡运动,与宋庆龄、廖梦醒、周恩来和邓颖超等革命家结识,并与极富艺术天才的画家叶浅予结为夫妇。她在育才学校培育了我国早期的一批革命舞蹈艺术工作者,又深入安康地区采风,把民族民间的舞蹈素材加工成艺术作品搬上舞台,使“边疆舞”风靡一些院校之间,激励了一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她编导的《荷花舞》、《飞天》使新中国的舞蹈艺术作品获得国际性的荣誉。“文革”之后她又建起国际间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许多国际舞蹈大师如玛戈·芳婷、纽瑞耶夫、伊万·纳吉成为她的挚友亲朋……
  但命运之神给予她众多荣耀之时,也让她亲历了许多磨难与坎坷,使她不断地丢失一些在常人眼里价值极高的东西:父亲因赌博而破产后,她在英国沦为要靠打工维持生活的穷学生;学有所成后,时逢抗日浪潮,她毅然回到祖国参加救亡运动;新婚不久因病失去了生育能力;战乱逃难期间几次丢失全部财产;“文革”中被冠以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经历了批斗、抄家、劳改等许许多多非人的侮辱与折磨;还有她在婚姻上的挫折……
  即使如此,戴爱莲却说她很幸运,甚至不断地重复她的认知:只要热爱一项事业,为它吃多少苦都值得。这种面对各种磨难都从容的态度,使我想起一位老师曾趣谈的一件事:“文革”中造反派让戴爱莲去喂猪,她快快乐乐地当了饲养员,把猪喂得膘肥体壮。其实,当时戴爱莲的身体几乎垮了下来。我在惊讶她能如此忍辱负重而泰然处之之时,也深感她悟之透彻和爱之博大———一次次丢失的只是身外之物,而对生活的爱,对亲人、朋友的爱,对老师、学生的爱,对艺术事业的爱,对祖国、民族的爱,俨如无穷尽的养料成就了她的精彩人生;一粒生长在海外的种子,辗转回到了阔别几代的祖国,将根深深地扎在中华民族艺术的沃土里,逐渐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每一个年轮都映照着中国舞蹈艺术的成长与壮大的历程,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走过几个风雨兼程的人生阶段后,戴爱莲仍保持着她的生活个性和做人方式:独立、率真、乐观、活泼、坚忍不拨。至今,她一人独住,能自己做的事一定自己做。一次,她留我吃午饭“饺子”,问我要多少。我以一两五个计,说要十五个。她坚持自己主厨,当盘子端上桌时我看到,正好十五个,一个也没破。我们边吃边聊,戴爱莲谈起77岁时还去云南学习少数民族舞蹈,很多山路她是坐拖拉机去的,兴奋起来,立即离桌为我跳了一段。
  为使我了解和核实一些内容,舞蹈史学家王克芬约隆征丘、吴艺、霍德华(均为戴爱莲早期的学生)相聚,并追忆一些往事。离开戴爱莲的寓所时,她和我们一起出来,当时我推着自行车———一辆蓝色24型女车,戴先生说了一句“我好几年没骑过车了”,说着拿走车骑了上去。我惊得心跳都加速了,但看她稳当、潇洒地骑出了五六十米,她的老学生们似乎也不觉得惊讶的样子,我的心才放回原处。而看着戴爱莲骑车后高兴的样子———八十四五岁了仍如此灵活、健康、活泼,真让人由衷感到欣慰。
  在我为她的传记选取照片时,她面对一张张人生不同阶段的留影讲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一些美好的回忆深深铭刻在她的心中,她甚至对我坦言对爱情的执著。她和叶浅予共同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而留有深远影响的路程,事业上互相扶持,而且,叶浅予深爱着她。当她决定和叶浅予离婚时,许多亲朋好友不能理解。谈及这一点,戴爱莲率真的解释非常简单:我希望他了解我的一切(在英国曾与雕塑家威利有过一段真挚的感情),而叶浅予是个大丈夫,他认为那是我个人的私事他不要知道,我等了十年……我们不能交流。听到这些,我想,这破碎的婚姻可能是双方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背景的巨大差异所致。戴爱莲是个自我独立而又坦荡寻求知己的女性,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完全的,又是完美的。
  戴爱莲的自传由口授、记录整理、核实内容与编辑加工,历经了很长时间,终于出版了。她仍有大事要做,闲不下来。她告诉我,正在筹办在中国召开的国际拉班舞谱会议,届时,她要主持会议;而关于她艺术生涯和艺术思想的研讨会也正在运作之中。如她所说,中国舞蹈事业是她人生中永远的舞台,她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我祝她健康、长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舞蹈演员:杨丽萍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