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 “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策划,像思想酵母,其意义就在于它的发酵作用。它激活了思想,触发了文学自省,让关注当代文学的人去思考文学在当代存在的理由,去追寻文学的根本。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文化环境非常复杂,什么都好像失去了根本,而失去根本之后,什么都似是而非了。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想厘正文学的根本,十分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正因为这样,在重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时,澄清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评估出文学自身的价值,或者说,这一次兴师动众地对当代文学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的是什么价值,是一个不容忽视也忽视不了的问题。当代文学的价值,应该是文学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其他。
文学立场不同,文学观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文学价值取向。关键是,我们要清楚,文学观念不管怎么多元,而文学的根本却是惟一的。立足于文学的根本,才能对当代文学的价值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估。文学的根本,就是文学的精神性和艺术性。
文学的精神性,要求文学对人进行精神关切,文学要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和精神困境,要关注人的内在挣扎历程。文学所关心的精神问题是哪一种精神层次的问题,决定了文学的精神品质。文学的艺术性,要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对人的精神状况的关注。文学的精神品质和艺术品质,决定着文学的价值。
这些都是常识。这里强调文学常识,是因为这些常识为一些文学研究者所忽视。在市面上,我们看到太多的是脱离文学常识,或者说背离文学根本的文学价值评估。那些对文学文本的文化意义的过度阐释,对文学文本的社会档案性的过度张扬,那些专在文学文本中寻找社会话题并制造文化事件的所谓文学研究,调高喧哗,咄咄逼人,大有话语霸权的味道,让文学根本的坚守者噤若寒蝉,其结果是,文学自身的价值恰在文学价值的评估中被淹没掉了。
这不仅是文学的悲哀,更是文学研究的悲哀。这种价值评估,文学创作者不买账,认为那是不着调的瞎扯,那是用文学来说文学以外的事;甚至不屑,认为做这种价值评估的文学研究者是文学的门外汉。而对广大的文学接受者来说,其后果更糟。面对这样与他们阅读文学时的真实感受脱节的价值评估,人们像坠入云里雾里,动摇了他们以往的文学信仰,他们会对文学研究以至对文学本身失去信心。
由此得出,这次重估,是一次使文学是文学的举措。
对当代文学价值的重估,不是文学研究者小圈子里的事,这就要考虑到重估的公信力问题。其公信力只能来源于对文学根本的澄清和坚守,别无他途。重估的过程,不管有什么样的分歧和争论,其指向应始终放在当代文学的价值上,而不是争执的热热闹闹。关注这次重估的人,大多是坚守文学信仰的人,他们关注的是文学自身,而对文学之外的热闹不管怎么有新闻效应,都不感兴趣。重估紧扣他们的关注点,就必然获得公信力。
以上所言,正是本策划在我身上发酵的结果。
洪兆惠 1982年1月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论文曾获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近期出版和发表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浪和声》,中篇小说 《月亮月亮》、《大洋在街的尽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