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舞蹈频道 > 舞坛快讯 > 详细内容
中国舞剧轰动华盛顿 《丝路花雨》令人赞叹
发布时间:2011/12/22  阅读次数:9476  字体大小: 【】 【】【

    “文化走向世界”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中国舞剧丝路花雨》在美国华盛顿演出引起轰动,从剧目挑选到市场运作,该剧的成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2009年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获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陇剧《官鹅情歌》成为国家舞台艺术工程精品剧目……这一年,甘肃省戏剧舞台捷报频传,使甘肃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戏剧大省的目标。  

  黄沙大漠与莫高窟壁画,英娘父女与波斯商人,绝地环境中透出的人间真情,邪恶当道处诉不尽的曲折命运,都在“琵琶弦上急,唢呐指间忙”的舞姿和旋律中得到精美呈现,琵琶舞、飞天舞、盘上舞曼妙犹花,如行云流水般开放。中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12月6日至17日在美国上演,动人的故事,华丽的音乐,令人惊艳的敦煌风韵,闪烁其间的鲜活的艺术灵性,令人由衷赞叹。  

  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文化战略。伴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扩大,中国国家形象在文艺作品中的不断凝聚提升,文化走出去日益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并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相映生辉。此次甘肃省歌舞剧舞剧丝路花雨》在美国的成功演出和市场运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文化当以何种内容、何种方式走出去,出去之后能走多远的新话题。日前我们就此专访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

  大美无言:适应国外观众审美

  记者:1979年,舞剧丝路花雨》的问世,震惊了沉寂已久的艺坛。“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等赞美之词蜂拥而至。一个新的舞派——敦煌舞由此诞生。这个从莫高窟壁画中走下来的舞剧,向人们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灵动飘逸之美。32年来,这部美得令世界惊叹的舞剧已上演了1990多场,乐音飞过朝鲜、法国、意大利、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今天经过不断发展创新,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艺舞台优秀作品众多,它们都有走向世界的品质和优势,但《丝路花雨》此番获得巨大反响,是否因为它更适宜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这能否说明,走出去的作品应该具备一些独特的品质?

  张宇:《丝路花雨》这次走出国门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它有一个动人的爱与死的主题,这种主题具有普世性,可以感染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观众。剧里“画笔张”虽然死去了,但他所体现的唐代文化的大开放大格局,以及他和自然搏斗、和人间邪恶搏斗的精神却留了下来。剧末他举着笔,仰首向天,敦煌壁画还没画完,这寓意着丝绸之路还在延续,人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还在延续。整个故事既美好又传奇,音乐舞蹈都非常出彩,具备了国际观赏普遍需要的元素。

  《丝路花雨》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它的题材本身是个开放的题材,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开放的历史,而它作为舞剧的诞生,又几乎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在美国人的文化积累里,他们未必知道敦煌,未必知道甘肃,但对丝绸之路却有一定的认知储备,这种储备对美国人接受《丝路花雨》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没有在这部戏里说教宣传,但客观上把中国改革开放这面旗举了起来。文化走出去要艺术性地、“大美无言”地走出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赏心悦目、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不是所有好作品都适合走出去。我们在选择上一是注重艺术标准,作品艺术水准高,而且尽量是不用语言翻译的,比如民乐、舞蹈、杂技等;二是题材标准,能为世界人民共同理解和接受的主题,才能更广泛地引起共鸣;三是市场标准,在市场上有需求、有亮点,便于宣传和推广。

  国家剧院:好马还需配好鞍

  记者:《丝路花雨》此次是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艾森豪威尔厅上演。肯尼迪艺术中心是个很有特色的场所,它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名字命名,建筑精致独特,沉稳大气。它的几个大厅里,既悬挂着本国50个州的州旗,还悬挂着与美国建交国家的国旗,正门的挑空大厅里——三层楼高的玻璃墙上还张贴了巨大鲜红的中国剪纸,据说已贴了几年。这是否说明肯尼迪艺术中心是美国规格最高或最有代表性的剧场?在这儿演出,代表了一定的水准?中国文化在此处格外受到礼遇?

  张宇:我一直强调三个“一流”——一流的剧目、一流的剧场、一流的运作,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一流的剧目必须配备一流的剧场。不在一流剧场演,就没有主流观众和媒体,没有这些,广泛传播就无从谈起。现在国内演出以进入国家大剧院为荣,到了美国也要进入它的国家大剧院,那就是肯尼迪艺术中心,它是美国重要的国家文化中心。

  如今执掌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是美国最著名的剧团“起死回生”专家迈克·凯撒,国际上很认可他的管理水平。这儿的运作规范、专业,在剧目选择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以及严格的艺术审查,还必须提前很长时间进行商洽。从去年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送录像、送剧照、送资料,而且请最地道的翻译人员来做,才层层过关。文化走出去,要学会用国际标准为自己赢得市场。我现在要求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现隶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人,首先学规则,在规则里为自己争得最好的权益。这一次我们还第一时间把《丝路花雨》的英文版权注册下来,坚持把它用好,推出去。

  今年9月至10月文化部在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化月,以及2005年在此举办的中国文化节,都由我们承办,可以说是荟萃了国内顶级演艺院团和剧目,向美国主流社会展示中国文化艺术的成就和魅力,足见艺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这次演出使用的艾森豪威尔剧场是专门为舞台剧设计的场地,里面陈列着壁画作品《神州灵韵》和《〈兰亭集序〉帖》,它的休息厅就命名为“中国厅”,可见中国文化在此受到的青睐。

  精心运作:真正掌握市场权益

  记者:中国文化走出去,应作为市场主体走出去,不应被政府“抱”出去,这尤其需要方式手段的突破创新。以往一些作品,花了大力气走出去,成本很高,却成效寥寥。此次《丝路花雨》在美国的票房令人欣喜,两场演出,2200多张票全部提前售出。记者在采访中国驻美大使馆文化处时,文化参赞曾欣喜地“抱怨”:“这次观看演出要自费购票,文化处酬谢有关部门人员也是自掏腰包买票,这种情形以往少见。”我们知道,演艺产品内容过硬只是为演出成功提供了基础,真正的高难动作还是如何主动掌握市场权益。《丝路花雨》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方式?与以前有何不同?《丝路花雨》属于“中华风韵”品牌中的一项,这个品牌已在美国推广了多年,品牌优势是否已经转化为市场优势?

  张宇:成熟产品,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成熟,也是市场运作上的成熟。市场运作确实是《丝路花雨》成功的一大亮点。以前很多中国演艺产品出国都是只送产品,不参与后期的推广销售,比较保守也比较被动,从根本上来说是掌握不了市场的,而这次我们走的路是直接介入终端销售环节,直接面对消费者,产、供、销一条龙。每到一地,就找当地的公关公司和市场营销公司,一起制定适销对路的公关方案和营销方案,然后由他们执行。执行过程中,每天都向我们反馈,因为美国是细分市场,高度量化,所以反馈回来的信息都特别细致,卖了多少票,哪个区位的票卖得不好,下一步该怎么改进等,甚至当每场票已经卖到300张以上的时候,会提醒不用再做新的营销投入,因为在美国这300张会形成足够的口碑效应,营销投入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只有这样面对终端,“入乡随俗”地去做,才能慢慢摸出对国际市场的“手感”来。这次我们坚持卖票不送票,也是基于对市场信息的倚重,毕竟买票来的才是有兴趣的观众,才是主流社会的代表,我们走出去的观众目标群也是买票来的这些人。

  现在,“中华风韵”品牌发挥的是孵化器和助推器的作用,主要是想把民族的艺术产品通过国际化的包装推广出去。我们现在和林肯艺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合作,就是希望在他们那里每年都有中国演出的时段、场次。我所期望的是,中国演艺产品经过“包装”,能由特殊产品变成通用产品,由短销变长销,由产品变品牌。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有产品出去,但品牌的概念还是没有树立起来。国外的观众会说,看中国杂技去了,看中国京剧去了,看中国舞蹈去了,而不是去看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去了,不是去看费城交响乐团去了。所以我们第一步只能是集成,用一堆好产品来打造一个好品牌,做“中华风韵”这个系列,就是希望慢慢地让一批国外的剧院认可这个品牌;第二步,就是做具体的产品品牌,比如《丝路花雨》;这之后才有可能做第三步的院团品牌。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费城交响乐团都是上百年才做到有口皆碑的,我们也要有耐心,做不到的不能勉强,省得伤了筋骨。经过五年或再长一些时间,做成美国人比较熟悉的文化品牌,有三五台、七八台让人记得住、走哪儿响哪儿的产品,就很有进步了。

  与时俱进:保持强劲艺术活力

  记者:在演出现场,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一边看演出,一边记录剧务和演员某些衔接不到位之处。他认为,即便是经典作品,也要精益求精,在确保经典品质的前提下,还要常演常新,努力适应观众发展变化的审美特点。改革开放初期,《丝路花雨》以崭新的艺术呈现,开创了艺坛新生面。一个敦煌引出一个新舞派,一幅壁画唤出一个千姿百态的“英娘”。几十年来,《丝路花雨》虽成为经典,却没有成为标本。其间4次复排,几次“手术”,融入充满激情的时代精神和洋溢时代气息的时尚元素,因此始终光彩不减,青春常在。这种不断创新的自我生长能力,是否说明,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即便是经典,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观众欣赏水平的变化,始终保持新鲜强劲的生命活力,否则无法反映当代中国的艺术进步和万千气象?

  张宇:很多中国人以为,把汉语译成26个字母,外国人就能看懂了,其实,中西方之间文化表述的方式是很不同的。不去研究异质文化,不去更新知识,根本做不好文化交流。创新是一个过程,根本停不下来。昨天是新的,今天也许就落后了,所以创新永远是未完成的。

  我们的不少优秀剧目、经典剧目都是艺术上的集成之作,非常出色,但是除了参评得奖、偶尔演出以外,就销声匿迹了,不重视自身品牌的维护推广和发展创新。多数院团有创建品牌的意识,但是没有维护品牌的意识。这就使不少剧院成为不是生产创造的地方,而是个过路的地方,流过来流过去,什么都没留下。中国现在有那么多的大剧院,手里握有的资源普遍比院团强,如果都能成为原创基地的话,艺术发展就会更进一步。中国人得有决心面对国际市场做原创。“中华风韵”最后还是要走到委约创作上去,根据市场需要去订制产品。我们说要走出去,却不摸索国际市场,那是对牛弹琴。你做出来的东西,全世界不爱看,再伟大又有什么用!《哈里·波特》影响了全世界上亿的人,那就是成功。我们都期待中国能有在市场上越做越成熟的艺术产品,但愿我们的目标早日实现。

  链接      

  《丝路花雨》以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讲述了画工神笔张、女儿英娘、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交的感人故事。该剧融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等多种中外经典舞蹈元素。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