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能歌善舞的多元文化,为我国现代声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从二十世纪初的民国时代,一些国立音专及其他音乐、艺术院校开始外聘一些外籍声乐教授如苏石林、梅百器、克雷罗娃、马巽等,另外这时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极赋声乐天分的青年如应尚能、黄友葵、喻宜萱、周小燕、郎毓秀、葛朝祉等留学欧美主攻美声唱法,从而开始源源不断将西洋美声引入我国。
继之这些外籍声乐教师培养出的一批中国歌唱家如蔡绍序、林俊卿、李志曙等,以及那些海外学成归来的歌唱家开始成为我国声乐舞台的骨干力量。
周小燕、黄友葵、喻宜萱、郎毓秀,在四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歌坛被并称为女高音“四大名旦”。这一时期女高音歌唱家张权、周碧珍、高芝兰和男高音歌唱家沈湘、魏启贤、朱崇懋等人也开始登上歌坛。
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延安,由于秧歌剧运动的兴起和歌剧《白毛女》的出现,涌现出一批能歌善演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如李波、王大化、王昆等,他们继承了本民族民歌、戏曲传统演唱方法,声音亲切自然、优美动听,很受群众欢迎。
以上这些著名歌唱家成为新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基石。
五六十年代,由于专业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日益壮大,大批经过高等音乐院校正规化专业教育的年轻歌唱人才成长起来。
音乐界几次关于“土洋之争”和声乐民族化的讨论,直接沟通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兼容并蓄、相互吸收,创立“民族声乐学派”已成为中国声乐界几代人的共同美学理想。
这个时期,除周小燕等老一代歌唱家依然相当活跃外,又涌现出大批年轻歌唱家。美声唱法方面有女高音郭淑珍、刘淑芳、邹德华、张利娟、孙家馨、梁美珍、张越男、叶佩英等,女中音董爱琳、苏凤娟、罗天婵等,男高音有寇家伦、楼乾贵、李光羲、施鸿鄂、王凯平等,男中音有刘秉义、胡宝善等,男低音有温可铮、杨比得等。在民族唱法方面,女声有郭兰英、黄虹、马玉涛、任桂珍、鞠秀芳、王玉珍、于淑珍、邓玉华、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苗族歌手阿旺、维吾尔族歌手帕夏•依霞等,男声有吕文科、贾世骏、郭颂、胡松华、李双江、吴雁泽、马国光、何纪光等。的多元文化,为我国现代声乐艺术的产生和发
其中,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是这个时代造就的民族声乐大师。在她长达35年的歌剧生涯中,曾主演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窦娥冤》等歌剧,创造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此外,她还主演过故事影片《画中人》,并且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歌唱家。她的演唱情真意切、深刻感人,声音晶莹剔透、明亮动听,声区宽广,对比鲜明而富有戏剧性张力,行腔委婉自如,润腔手法精妙细腻,常通过些细微的色彩性装饰,准确传神地揭示出音乐中的民族风味和特殊韵致。她的气息悠长,呼吸贯通,吐字、归韵极为清晰而规范,表演真实自然,入情入戏,形体表现力丰富,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深厚,在实际运用中潇脱自如、光彩夺目。她的长期的艺术实践,为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繁荣和中国声乐学派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革”初期,我国声乐艺术全面停摆,到了中后期,李双江、李谷一、郭颂等人才获得展示歌喉的机遇。
新时期,声乐艺术出现了全面繁荣,这主要表现在:出现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风格的唱法同步发展、争奇竞艳的局面,而且每一种唱法都是人才济济,其中一些杰出人物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为国际声乐界所瞩目。展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
享誉世界的美声大师沈湘教授,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神话。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1993年去世,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声乐教学当中,先后培养了郭淑珍(女高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金铁林(男高音,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殷秀梅(女高音,国家一级演员)、程志(男高音,国家一级演员)、关牧村(女中音,国家一级演员)、梁宁(女中音,1984年芬兰米丽亚姆· 海林国际声乐比赛女声组第一名)、迪里拜尔(花腔女高音,1984年芬兰米丽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女声组第二名)、刘跃(男低音,荷兰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范竞马(男高音,美国露莎庞塞莱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程达(男中音,德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黑海涛(男高音,意大利马里奥·莫纳柯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等声乐人才。
同一位声乐教师的男女高低5个声部的学生在国际声乐比赛上获大奖,这在国际声乐界也是罕见的。“沈湘现象”在国际声乐界被公认为是世界音乐界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