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青海

广西

上海 

河南

宁夏

天津 

陕西

辽宁

重庆 

吉林

山西

江苏 

湖北

贵州

四川 

湖南

新疆

浙江 

福建

广东 

云南

西藏

山东 

甘肃

台湾

安徽 

江西

投稿 

河北

澳门

联系我  

黑龙江  

内蒙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旅游频道 > 魅力城市 > 详细内容
江苏泰州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发布时间:2013/2/28  阅读次数:15811  字体大小: 【】 【】【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江苏省人民政府的请示,同意将江苏省泰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市由此成为我国第1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泰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街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城市历史地位突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组成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赵中枢认为,这是对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高度概括。而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应按照国务院批复来执行,才能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

  

  名城审批门槛提高

  2012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审批门槛再度提高。2013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又首次下发通知,对山东聊城等8个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城市进行了点名批评。在这样的背景下,泰州的入选格外引人注目。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批准命名,是“国字号”的城市名片,1982年、1986年、1994年,国务院分三批公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座。之后,名城命名不再采取成批审批的方式,而是采用“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方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作为一项正常的工作程序进行。“这是考虑到名城保护的复杂性以及名城个体的特殊性,再加上已经有近百个名城的现实情况。这一方法,符合名城保护的规律和中国的名城保护的实际状况。”赵中枢说。

  2009年,泰州正式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2010年7月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组到泰州实地评估考察,认为其基本具备申报条件。

  2011年,针对部分地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情况,我国全面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检查工作,名城审批一度搁置。此后,审批门槛则再度提高。

  硬件条件齐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指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据泰州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处长卢红介绍,这五个硬件条件泰州都具备。

  古泰州拥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西汉时吴王刘濞曾在此开挖运盐河,岳飞、文天祥等在此组织抗金、抗元活动,出现过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抗日战争中泰州成为苏中战场的主战场之一。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前夕,中央军委电令泰州白马庙三野司令部立即组建海军,标志着人民海军的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为泰州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0年,赵中枢作为名城评估考察组成员,参与了对泰州的考核工作。在他看来,泰州有三个特点令他印象深刻。

  “泰州古城的最大特点就是,古城格局完整,双水绕城形态颇具特色。水系与历史格局保护较好。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戏曲文化、盐税文化、红色文化相互交融。”赵中枢认为,泰州市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体系也比较完整,遗留下来的明清民居风貌依旧,五巷—涵西街、涵东街“街、巷、河”的空间格局有特色,渔行水村街具有里下河水乡风情。而且泰州市的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在历史城区。文物古迹中古建筑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居多。

  在历史遗存当中,泰州以建筑、服饰、书画、墓葬、风土民俗等为代表的明代历史遗存尤为丰富,在全国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泰州拥有泰州城隍庙和人民海军诞生地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9处。

  新城与老城隔河相望

  1996年,地级泰州市组建,此前一年的12月,泰州入选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地级市的组建更加剧了泰州城市发展的紧迫性,如何能在发展中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存,对泰州来说是一个考验。

  旧城的保护和改造,一直是众多古城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基础设施差,管理不到位,旧城往往也成为城市“脏乱差”的典型,不利于遗产保护,也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建设新城、改善老城”,把市级行政中心规划在古城以南,减少现代建筑对古城的影响,这是地级泰州市组建之初确立的发展策略。时至今日,泰州市以南城河为新旧城区的分界线清晰可辨。

  老城如何改善,如何保护遗产的同时改善民生、改善面貌?1999年,由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领衔编制了《泰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架构了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级保护体系,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制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等6个专项规划,提出了保护与更新模式及时序、建筑高度控制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该规划的成果在2002年泰州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被全部吸纳。

  2009年,泰州市重新修订《泰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充实了保护内容,扩大了保护范围。新划定的历史城区总面积达到4.43平方公里,4个历史文化街区,即:五巷—涵西街、城中、涵东街和渔行水村的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

  泰州市在向国家文物局的汇报材料中称:在保护范围内,用地全部调整为居住为主、商业为辅的用地性质,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逐步被迁移。保护范围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外,不批准其他新建、扩建项目。凡老城区拆迁,市规划局都组织技术人员踏勘现场,对文保建筑、历史建筑提出保护要求。

  赵中枢认为,在泰州,历史文化街区群众的生活相对真实,可以看得出政府在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但是泰州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比较大,如何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增强地区活力,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

  他认为,泰州市必须严格遵守国务院对其批复的要求,在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古城风貌,注重古城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相关链接

  泰州市拥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为临淮郡下属的海陵县。东晋海陵县曾升格为郡。隋唐年间曾称海阳县、吴陵县。元初一度改称泰州路,后复称泰州,明、清沿用。

  南宋(1127年)开挖护城河后,泰州城基本奠定了“水城一体、街河并行、主干道十字相交、街巷排列有序”的古城格局。老城区内至今仍井然有序地保存着小街小巷,明清坊巷格局依稀可辨。

  泰州城内历史文化街区街巷体系完整,明清民居风貌依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划定了五巷—涵西街历史街区、涵东历史文化街区、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4片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保护面积19.63公顷。

  泰州市寺庙遍布、名刹众多。泰州自古崇儒弘学,颇具建筑特色的书院也是泰州一景。泰州园林、盆景、古树、古井极具地方特色。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文章分享:

 尊重网友!请你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规定     友情链接

        

本版权归文艺在线网站所有,其图文资料严禁商业下载,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艺在线  copyright 2006-2080   信息部ICP备案号:京ICP备09082003号